系;就是要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此根本出发点,促进全局工作。
2005年国务院先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等文件,今年1月25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的劳动保障工作会议,××市长作了重要讲话。因此,我们要以落实国务院文件和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为重点,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文件和市领导的重要讲话,要把劳动保障工作放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考虑。全面准确地把握好政策延伸、扩展、调整和充实的具体内容,对政策的取向有更深刻、更正确的理解。要进一步落实政府责任体系,明确目标,分解责任,加大投入,各镇、街道、各单位要始终把劳动保障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来抓。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和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要深入地做好宣传工作,把好的政策宣传好,把调整的政策宣传准确,做到部署工作与开展宣传同步进行,开展培训与进行宣传有机结合,做到宣传靠前安排,政策解释到位,舆论引导正确,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扎扎实实,完善机制,认真做好促进就业工作
今年就业工作的目标任务已明确,这是硬任务,全区上下要确保完成,完成这些指标任务,更重要的是要认清形势,共同努力,把就业工作与××的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确保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建立完善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
增加就业机会取决于经济的发展,通过发展可以更多地创造就业岗位,我们要重点处理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就业的关系,促进就业工作不仅仅是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作,是全社会的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要将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结合起来。我区的产业定位已明确,是发展汽车业和综合服务业,区发展改革委员会、经济委员会等有关职能部门和镇、街道在确定产业发展规划时,就要充分考虑就业,在招商引资项目洽谈过程中及签约时要将解决本地劳动力的就业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提出和确定,在同等条件下,要尽可能多安排本地劳动力就业。经济发展中要发展优势产业、稳定均势产业、淘汰劣势产业,在评估这些产业时,也要将新增和稳定就业岗位作为一个主要指标,来促进就业,对劳动力就业效应不明显,又没有什么税收的要坚决刹车。另外一个问题,我们要认真思考×× 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劳动者,这个问题人事、劳动、教育部门要思考,其他部门也要思考,我们各镇(街道)、企业(集团)更要结合社会发展、经济建设认真思考。现在我们××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本地的劳动者,收入低的一般岗位不愿做,收入较高、技术要求较高的岗位又干不了,这些岗位又找不到合适的劳动者,这归根到底是因为劳动者技能素质不适应产业发展,劳动者素质的问题,不仅仅是就业的问题,而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对产业功能定位,如何来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大问题,因此职业技能培训,各相关部门要各有侧重、齐抓共管,各镇、街道要从长效利益考虑,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共同来建立职业技能培训的长效机制,培养一大批适应产业大发展方面的合格劳动者,从根本上解决就业的结构问题。
建立完善就业长效机制,充分促进就业,还有两个问题很重要,我在这里要强调一下:一是创业促进就业的问题,这个问题,上次××副市长来调研时,作了特别的强调,××书记在市委常委会上、×× 市长在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也提出要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工作来抓。我认为创业促进就业,是一个就业的长效机制问题,解决一个劳动者就业仅仅是一个人有了工作岗位,而引导、扶持一个人创业,开办一个非正规劳动组织或一个微小型企业,它就能帮助几个人甚至一批人就业,解决一群人的就业岗位,而且能对当地的产业进行配套补充,形成产业链,或者繁荣当地的服务业,方便群众,它具有一个多发效应,意义非凡。因此,我们各级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工商部门、财税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对他们创业中碰到的资金、场地、能力问题,要认真研究,尽可能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