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府采购工作的不断推进,供应商的公平竞争意识、参与竞争意识越来越强,也为越来越多的机关和事业单位所接受,我市已逐步形成良好的政府采购工作的氛围。采购范围从办公用品到汽车购买、维修、加油;从室内装修到建筑工程;从服务领域到软件开发等等,涵盖了机关采购行为的方方面面。
⒊采购制度不断健全、采购程序不断严密。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市的政府采购工作已经建立起较为健全的制度体系和较为严密的工作程序。
当然,我市的政府采购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今年将按照上级的要求,在市政府的关心下,尽快完成政府采购管理机构和采购中心的脱钩工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更高的层次上和更广的领域内扎实推进政府采购工作。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部门预算工作
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对推进源头治腐工作曾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市纪委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市的预算外资金管理一直走在全镇江乃至全省的前列,《中国财经报》曾刊发长文予以肯定。但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我们觉得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不够的,必须全面实行部门预算。
所谓部门预算,它是以“零基预算”、“综合预算”为基础,实行的一次性预算。可以说,在财政的改革进程中部门预算是最具革命性的一项改革,也是最具源头治腐意义的一项改革。请允许我就此多讲几句。实行部门预算
(一)有利于预算约束的硬化,防止拨人情款。由于编制的一次性和彻底性,有效地克服了预算追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大大降低了预算执行的弹性。领导不得再随意批条子,个人行为受到制约,使硬化预算约束基本变成了现实,有效防止了拨人情款,给关系钱的现象发生
(二)有利于支出结构的优化,解决部门分配不公的问题。通过开展部门预算编前调查,取消了一部分非正当支出项目,对一些必保的项目加大了支持力度。对一些确需办的事情,按先急后缓的原则分类排队,逐步安排,做到了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有保有压,部门间苦乐不均的程度和分配悬殊的问题将从根本上得到减轻。
(三)有利于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促进财政的预算平衡。通过两下两上的方式,既规范了预算编制程序,也亮出了财政家底,增进了社会对财政的了解、理解,因而都能体谅财政困难。同时,也可较好地防止一些领导为片面追求政绩,大搞赤字财政,使一个人的政绩、成为几代人的包袱。
(四)有利于内外财力的整合,防止乱收费现象的发生。原来预算内外资金管理是双轨制,造成预算内外资金管理两张皮。现在将部门各种收支纳入预算,预算内外资金捆在一起,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综合财政预算,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强化了预算外资金所有权属于国家、管理权属于政府、监督权属于财政的理念。
(五)有利于监督管理的强化,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财政部门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始终主动接受人大常委会及人大代表的监督。以前财政预算,收支线条较粗,有些项目一般只列到类,比较简单,不能反映预算的全貌。部门预算的编制,使人大代表财政收支看得明,审查有依据,监督有方向。预算部门把监督和管理贯穿于预算执行和单位财务活动的全过程,通过财会集中核算,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变单项监督为全程监督,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有利于防止了一些腐败现象的发生。
部门预算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财政“收、支、管”各个层面。为了保证部门预算改革的顺利实施,我市将加大相关配套改革的力度。
一是成立部门预算编审中心。专事负责部门预算的调查、编制、审定、项目经费的审核工作。实行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三分离,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促进财政干部的廉政建设。
二是成立国库集中收付中心。拟实现市级财税库联网,达到财政、税务、国库间信息、资源共享,做到税款当天开票,当天入库,提高财政资金的运行速度。对罚没收入、土地收入和预算外资金等实行“财银联网,实时监控”。
三是成立市直单位记帐中心。对市直开支经费数额大、管理的单位较多的一级预算部门,实行财会集中核算试点,其他部门由财政集中核算。
四是改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的拨付由财政部门根据政府审定的项目计划、项目进度和财政资金调度情况,将款项直接拨付到项目单位,资金跟着项目走,额度随着进度走。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