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不一定是课题,课题建立在问题之上。问题与课题的价值取向不同,问题的外延要比课题的外延大许多,课题的内涵要比问题丰富。确立课题需要专业修养。发现问题、确立课题是进行课题研究的关键一步。只有找准课题、明确研究方向,才能进一步解决问题,取得研究成果。
3、开展课题研究。学习、交流、研究是相通的。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和手段。研究过程中,有顿悟、有奇思妙想,就其本质而言,乃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研究过程首先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和劳动的过程。没有学习,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研究,也不可能有收获。
四、建设学习型组织,提升学校文化品质。
1、开展读书活动和确立调研意识。学习是研究的基础,研究是学习的深入,科研从学习开始。一旦形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教育科研就不再高不可攀、深不可测、遥不可及。形成读书兴趣和氛围之日,就是教育科研风气形成之时。学校并不缺少调研的机会和环节,
而是缺少调研的意识和相应的引导机制。鼓励教师确立调研意识、开展调研活动是一项同读书一样重要的工作。
2、进行心得交流。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交流是一种学习的形式。面对面的交流,可以交换意见、沟通思想、促进感情、增进友谊。交流的制度化,就能够及时交流意见、心得、共同提高。
3、展示成果。文章是研究成果的一种呈现方式。撰写文章的过程就是进行研究的过程。认真写文章,形成写文章的习惯,仿佛抓住了研究的牛鼻子。文章不断,研究就在其中,提高就在其中。此外,优秀课件、学生学习典型案例、教学典型案例等都是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是成果展示的重要内容。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