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通过组织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促进青少年法律素质的提高,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通过组织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促进企业依法生产、依法管理和依法经营。
(三)突出重点,做好重点对象的普法教育工作。在“四五”普法基础上,“五五”普法要继续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对重点普法对象的学法要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施、有考核,切实增强重点普法对象学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重点普法对象的法律素质。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工作力度,着力提高其依法决策、科学决策、依法执政的能力。重点使领导干部树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的意识,树立国家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由人民赋予的观念,在工作中,进一步依法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
二是要加大对公务员特别是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着力提高其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能力。要在全体公务员中牢固树立起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尤其要引导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带头学法用法,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行政权力的正确实施。
三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着重培养其爱国意识、守法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分层次分类别开展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建立和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增强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引导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引导青少年践行八荣八耻,争做遵纪守法公民,努力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四是要加大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着力提高其依法生产、依法经营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切实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诚信守法、依法办事的观念。结合企业管理工作需要,采取多种形式,扎实开展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培训,把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作为考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重要依据。
五是要加大对农民群众的法制教育,着力培养和增强农民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的能力。积极开展针对基层“四民主、两公开”的普法教育,努力加强农民群众依法维权、依法信访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依法合理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使其了解和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依法解决各类矛盾和纠纷。
(四)以人为本,切实增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成效。
“五五”普法期间,我们要把服务群众、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法制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和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联系在一起。普法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要通过开展“法律进村入户”等活动,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加大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
一方面,要重点针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和落实。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进乡村活动,让群众通过普法教育,通过接受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学到实实在在、方便实用的法律知识。
另一方面,要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大对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充分利用农村有线广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扩大宣传覆盖范围,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成效,健全村民自治机制,不断提升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服务水平。
(五)转变观念,以创新强化“五五”普法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