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履行职责,努力提高维稳能力,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一)提高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维稳能力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检验我们执政能力很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能否应对复杂局面、能否确保社会稳定、能否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就不可能有能力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不可能得到人民群众信赖和支持,不可能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人均生产总值从美元到美元这一段时期,是社会利益矛盾、治安和社会稳定问题相对集中和突出的时期。而我国当前正处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尤其是我们县面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几件大事都集中在这几年出现,集中在这几年处理。因而维稳较之历史上任何时期,较之于其他兄弟县市都更为艰巨。能否在严峻的形势下确保社会稳定,对我们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是一场严峻考验。去年,我们面对史无前例的几起群体性事件,全县上下一心,紧密配合,有效地化解和处置了这些群体性事件,这说明我们是有能力维护社会稳定的,我们的执政能力是经受了严峻考验的。今年,面对依然严峻的维稳形势,各级各部门要一如既往继续发扬不畏艰难、不辞辛劳、不惧邪恶、敢于斗争的精神,善于用政治的眼光、世界的眼光、全局的眼光看问题,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尺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审慎出台各项改革发展举措,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及时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坚持不懈处理信访突出问题,果断稳妥地处置可能发生的群体事件,不断增强维稳能力,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实现县域经济社会稳步、协调发展。
(二)加快发展的前提是维护社会稳定
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jzm同志指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什么这么说?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当前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国际社会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为我国加快发展步伐提供了先决条件。纵观历史,任何一个发展较快的时期,经济繁荣的时期,无不以社会稳定为前提,而任何一个社会动荡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都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这就是因为社会稳定是加快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抓发展是政绩,抓稳定也是政绩”、“抓稳定就是抓发展”的观点,始终将维护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工作牢牢抓在手中,始终走稳定和发展同步、治安与致富并进的路子,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三)维护社会稳定的首要是落实第一责任
要落实好工作就必须落实好工作责任。要落实好第一责任就必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事事有人管,个个有责任,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格局,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落实各级党政一把手的第一责任。我们现行的《某某县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责任体系图》,涵盖了执法司法、经济管理、意识形态、社会管理、组织人事等几乎所有部门,以及矛盾纠纷、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各个方面,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来看,运行效果很好,为促进“全员参与、全面排查、全过程控制”工作格局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要将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使其职能与责任相对应,责任与具体的人相对应。要进一步完善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考评办法,严格执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另外,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对因工作不力出现下列八种情况之一的,也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这八种情况是:领导不重视,造成治安秩序严重混乱的;对不稳定因素或内部矛盾化解处置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