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更名为广播电视站;将原土地管理所更名为国土资源管理所,将原村镇建设管理所更名为规划建设管理所,与国土资源管理所合署办公;保留文化站,并增加宣传报道职能;保留水利站;保留计划生育服务站。
二是单位职能必须转变
按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要求,改革后的乡镇事业单位主要面向农村、农业和农民,承担专项服务职责,不再承担行政管理职责和从事生产经营性业务,将原事业单位承担的执法、监督、管理等行政职能回归乡镇政府。对一时难以剥离的行政管理职能,可通过乡镇政府委托的形式,由相关的事业单位代行,但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实行政事分开。同时将原乡镇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经营的业务转移到经营实体,实行事企分开。改革后的事业单位,要按照《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及时到登记管理机关申请设立和变更登记,确立法人主体资格。
三是条块关系必须理顺
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后,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村经济服务中心、文化站、计划生育服务站、规划建设管理所由乡镇直接管理,业务上接受县主管部门指导;国土资源管理所、水利站、畜牧水产站、广播电视站实行县主管部门和乡镇双重管理,以县主管部门管理为主(其中畜牧水产站的经费纳入乡镇预算外资金统一管理,实行专款专用)。由乡镇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其人、财、物均由乡镇管理。以县级主管部门管理为主的事业单位,其人财物以县级主管部门管理为主。所有乡镇事业单位的党组织关系一律实行属地管理。
四是人员精减必须到位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在这次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人员编制精减的幅度不得低于,根据这一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我县乡镇事业单位总编制由原来的名,精减到名,精简。精减人员编制是上级要求的一项刚性指标,也是衡量我县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是否到位的准绳,各乡镇必须要确保完成。在操作中要注意把精简人员编制与转换职能、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结合起来,通过合理设置机构和职位,达到减员增效目的。需要强调的是在这次机构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各乡镇、各部门可根据各事业单位的定编情况、岗位设置及实有人员的现状,适当控制编制的使用。
五是岗位聘任必须公开公正
在这次改革实施过程中,新聘上岗人员必须采取公开、公正的原则,严格实施竞争上岗。为此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专门下发了《×××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人员竞争上岗实施办法》,各乡镇、各部门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操作。各乡镇要在重新核定编制、科学合理设置职位的基础上,明确每个职位的职责和任职资格条件,合理选配人员,按照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要求,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具备竞争上岗条件的,采取笔试、测评、考核综合积分的办法,严格按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录用聘用人员。其中笔试成绩占,测评占,考核占,在测评和考核中主管方和协管方的权重为:。上岗后实行全员聘用管理,打破铁饭碗,废除终身制。竞争上岗工作要坚持党管干部、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坚持平等、择优的原则,把竞争程序和结果公开,接受纪检监察等机关和社会群众的监督。
六是分流待遇必须保证
各类分流人员待遇的落实是这次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又一重要环节,也是检验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在这次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对分流人员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采取“谁家孩子谁抱走”的做法,来确定分流人员待遇落实主体,各有关部门必须坚决执行。各乡镇、各部门要设身处地地为分流人员着想,掌握分流人员的基本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在上级政策、乡镇和部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制定分流的各项优惠政策和补偿措施,最大限度地组织、引导和鼓励他们创办经济实体和公益性社会服务组织,尽量让分流人员各得其所,解决后顾之忧。
七是分配机制必须搞活
乡镇事业单位一律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由乡镇管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