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机构需主管部门的登记机关发核转函的限制;允许改制企业可自主选择企事业性质、允许改制企业可继续使用原企业名称两年;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允许企业跨行业经营,进而充分展示了“服务型工商”的良好社会形象;进一步创新服务制度,改进服务方式,落实“四项服务、八项制度”,积极推行“七办”服务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是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积极营造软环境工作氛围。坚持以服务为本,深化政务公开,实行“阳光政务”,积极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将行政许可和执法依据程序、收费项目、标准和依据以及行政相对人享有的权利,向社会公开,提高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并向社会公开承诺,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请社会监督。在行政执法上,对于首次轻微违规的个人和企业以帮助、教育为主,从扶持企业的角度出发,免于处罚,得到企业的认可和好评。
三、注重创新实践,监管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一是深化市场巡查,全面启动市场巡查预警制。首先,分局对运行四年的市场巡查制实施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囊括市场准入、市场监管、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等五个方面,从而使市场巡查工作更为全面、合理、科学,形成了广角度、多层面、立体巡查的新模式;其次,求真务实,改革考评方法,全面推行纵向横向互检办法,强化了考评实效;第三,全面推行市场巡查预警,依靠市场巡查制和综合执法网络,变对市场主体事后监管为事前、事中监管,关口前移,把轻微的、一般的违章违法行为通过市场巡查预警的方式纠正过来,同时把一些重大违章违法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此项工作在市局组织的现场会上做了经验介绍。
二是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全面推行食品经营单位分类监管。从控制食品经营单位进货环节和加强食品经营者的食品知识和食品安全意识两大方面出发,按照a、b、c、d四级标准对食品经营单位实行挂卡分类监管,以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的关口前移,从根源上解决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的做法得到了市局的充分肯定,并先后在省、市局现场会上做了经验介绍。
三是延伸执法触角,筑强维权网络平台。为方便广大消费者申诉举报,提高维权时效,在加强分局申诉举报中心和1xxxx基层工商所申诉举报点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12315网络延伸力度,全面向街道社区、商业网点和乡镇、村屯拓展。目前除基层分会外,还建立商场投诉联络站xxxx,社区xxxx,乡村xxxx。投诉联络站设申诉举报联络员,吸纳街道、社区、商场、乡镇、村屯有关负责人担任联络员,并发放了联络员证书。使联络员队伍扩大到2xxxx。申诉举报网络的延伸,使维权范围进一步扩大。
四、坚持以人为本,队伍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2005年工作中,分局党组在抓队伍建设上本着“工作围绕中心转,重心围绕党建转,教育围绕队伍转”的工作思路,把落脚点放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上,开拓思路创载体,以人为本做文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抓党建,促进基层班子建设。从加强基层党建入手,通过抓基层党支部班子民主生活会、编写《基层党支部工作实用手册》、组织加强基层班子建设研讨会等工作措施,进一步夯实基层建设,使各基层支部班子真正发挥了带领群众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火车头”作用。
二是认真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回头看”活动。通过学习,查找差距,制定整改措施,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实际锻炼,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意识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