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养殖业发展。在稳定常规猪饲养的基础上,引进人工授精技术,大力推广三元杂交猪,重点支持东山、环峰、林头个体养猪场发展,做好林头、铜闸生猪养殖小区试点,进一步扩大全县养猪规模。三是着力发展特色渔业,优化渔业结构。以河蟹、黄鳝、青虾等特色渔业养殖为重点,大力发展名特优品种,扩大精养面积,提高优品渔业比重。要加快渔业种苗基地建设,加大水产养殖老基地改造力度,新建连片渔业养殖基地。同时要搞好水产养殖区沟渠水系配套工程,推广河蟹健康养殖、网箱养鳝等生态养殖模式,走渔业生态养殖的路子。
(二)以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为重点,加大农业标准化实施力度。县政府已经提出在全县大力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大宗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基地化、无害化、产业化的目标。今年是全面实施农业标准化的第一年,各地要把农业标准化生产作为秋冬季农业开发的重点。一是加快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在认真执行国家、行业标准的基础上,要根据我县农业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制定和完善全县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规划,坚持产前、产中、产后标准相互配套,积极转化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加快品种、质量安全、生产操作技术、产地环境以及包装、保鲜、贮存等方面标准的制定工作,并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取向,对相关标准及时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逐步建立健全我县农产品标准体系。二要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农业标准化的重点是生产基地的标准化,关健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要从实际出发,围绕主导产业,确立优势品种,有重点、分层次地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各乡镇每年都要建立若干个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每个基地做到有领导挂帅,有人员驻点,有示范田块,有龙头企业对接,有醒目标牌,并在尊重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在重点区域内,推行“联户联保、联片联保”机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把标准化生产基地建成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龙头企业的原料供应基地。今年,要在铜闸、姚庙、环峰等地建立高标准无害化油菜生产基地1xxxx亩;在仙踪、环峰、东山等地各建立100xxxx无公害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在姚庙、谢集、清溪、巨兴、陶厂等地建立出口蔬菜生产基地xxxx亩;在清溪、姚庙、东山、仙踪等地建立200xxxx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在清溪建立xxxx亩无公害河蟹养殖基地;在林头、姚庙建立xxxx只山羊标准化养殖基地。三要以产业化推进农业标准化。在农业标准化的运行机制上,要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引导、鼓励对按企业标准生产的优质安全农产品实行优质优价,通过价格动力机制和市场准入机制,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有机联结起来,加快农业标准化实施进程。四要加强农业检验监测体系建设。要坚持重心下移,把建设重点放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上,以我县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鼓励支持龙头企业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以及企业管理体系认证。同时要利用土肥站、畜牧站现有场地和设施,并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尽快建立县级动、植物性农产品检测中心,为实现农产品源头质量监控创造条件。要结合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在各类农副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市场,特别是较大的批发市场,建立健全快速检测点,开展市场质量监测服务。五要强化对质量标准的监管和市场准入。要逐步建立县、乡二级,基地、企业、市场三个环节的农产品标准检测网络,实现生产、加工、流通的全程质量标准控制。从今年冬季开始,在全县重点农贸市场逐步配置农产品质量速测仪,对广大消费者普遍关心的粮油、蔬菜、肉食等农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启动市场准入,力争在3年内实现全县上市农产品无害化。
(三)以扶持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大农业产业化推进力度。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必须用发展工业的思维发展农业产业化,用发展工业的手段抓好农业产业化。一要坚定不移地抓好产业龙头。围绕我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继续做大做强国家级龙头企业华阳牧业,带动全县优质油菜产业化开发;要进一步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益和棉业有限公司,拓宽生产经营范围,拉长产业链条,按照“公司 基地 农户”模式,发展食用菌生产;以茶叶公司为龙头,组建茶叶生产行业协会,实行统一品牌、统一包装,提高全县茶叶的档次和水平;同时要抓好瓜子公司、褒禅山麻油厂、鹰皇麻油厂等企业的资源整合力度,力争挤入省级龙头企业行列。二是高度重视市场的培育和开发。要继续培育好河刘杂粮、巨兴红瓜子、铜闸和运漕水产品、祁门麻油等专业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完善市场功能,带动乡镇集贸市场建设,不断增强其辐射带动和生产导向作用。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信息入乡”工程,特别是要支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农村致富带头人参与市场网络建设,搜集、整理和研究农产品市场信息,通过多种形式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并及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