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是少数镇、村干部对扶贫工作认识不够明确,有座享其成的观念,不是我要干,而是要我干,工作责任心不强;二是在扶贫实践中,一些项目规划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群众参与不充分,规划的主观性强,在客观效果和可行性上考虑不周全;三是少数特困村等待观望,有畏难情绪,存在给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思想;四是部份特困村群众未真正发动起来,对扶贫的政策不甚了解,投工投劳不落实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妨碍我市扶贫工作的健康开展。四、理清思路,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一)、以解决温饱为中心,坚持把扶贫工作落实到特困村、贫困户。我市特困村部分群众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千头万绪,温饱第一,悠悠万事,惟此为大。虽然,特困村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重点应放在解决温饱上,必须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特困村、贫困户进行重点帮扶,其核心是扶贫资金,扶贫项目和干部帮扶措施真正落实到特困村、贫困户。因此,我们要以贫困村为基本扶持单位,实行市级部门联系到特困村,有关企业联系到镇街,镇街领导包特困村,镇街干部联系到贫困户。特别是市级部门,要明确那个领导负责,帮扶什么项目,一年办1—xxxx实事,五年帮助特困村改变面貌,决不能做表面文章,应付了事。(二)、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集中力量发展种、养殖业。所谓开发式扶贫,其实质量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支持特困村干部群众开发当地资源,改善生产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这是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坚持这一方针,一是要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思路和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的要求,帮助其调整好农村产业结构,培植支柱产业,这是重点;二是要帮助特困村和贫困户发展特色、有市场的种养业项目,要确保1-xxxx项目覆盖贫困户,解决温饱要以见效快的知短项目为主,巩固温饱要以长期受益的长效项目为主;三是要搞好科技培训,市扶贫办要结合实施的项目分片或分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各镇街要抓好示范片点,科技户、重点户的培育和发展,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第四,要千方百计为特困村经济发展项目开拓市场,组织销售,增强他们发展的信心。(三)、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贫困户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贫困户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这是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发展经济打下坚实基础的可靠保证。基础设施重点是村级公路、农村电力和农村通讯;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重点是:基本农田、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人畜饮水和贫困户住房改造。就我市而言,主要是切实解决好村级公路问题,小型、微型水利建设和人畜饮水问题。市级有关部门在规划、安排这类项目时,要优先照顾特困村,以加快改善特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步伐,市级部门联系特困村要以此为重点,努力解决特困村发展瓶颈制约,推进特困村的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四)、增加扶贫投入,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多渠道筹集扶贫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是加快扶贫进程的基本条件。今年,xx市下达我市特困村建设的资金20xxxx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占60,计12xxxx元;以工代赈资金占40,计8xxxx元。市里专项安排了2xxxx元用于住岩洞特困户的搬迁;同时,已向xx市扶贫办争取到130xxxx元扶贫贴息贷款计划,目前正在落实之中。市级有关部门和企业,要以扶贫济困为己任,希尔安药业已向三汇镇元筹村捐款xxxx元,带了个好头,市委、市政府号召社会各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都来关心支持我市特困村建设。当然,增加扶贫投入是必要的,但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提高使用效益更为重要。一要加强扶贫资金的统筹管理,全市扶贫领导小组确定资金投向、重点、原则和分配办法,各镇街要加强资金使用的管理,特别是项目的招投标,项目建设经费的管理,资金使用方向等。二是建立健全扶贫资金管理的规章制度,根据实际我市采取县级报帐制管理,市计委、市扶贫办要加强经常的检查和资金审核,市财政要及时调度安排好资金;三要建立扶贫资金和项目公示制,要将项目预算、资金使用情况,作为政务、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张榜上墙,接受群众监督;四要加强检查和审计,审计部门要把扶贫资金的审计纳入日常工作,形成制度,纪检、监督部门也要加强监督和检查,以确保有限的资金到村、到户、到项目。任何挤占、挪用、贪污、挥霍扶贫资金的行为都是对人民的犯罪,一经查出,必须坚决纠正,并追究责任。(五)、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努力推进社会扶贫工作。帮助特困村贫困户解决温饱问题,既是各镇街党委、政府的任务,也是共产党人的义务和责任,还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虽然,从总体上看,我市群众的温饱问题不突出,但具体到少数村、社、户,情况还是相当严峻的。江总书记指出:“牢固树立扶贫开发长期作战的思想,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以后,扶贫开发仍然不能放松。”“发扬中华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