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形成大改革合力。同时,要严厉打击破坏改革、煽动闹事的破坏者,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以推进改革顺利进行。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政策执行上,任何部门,任何单位,任何个人都必须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有关文件操作,绝不允许明拍暗卖、买标串标、暗箱操作等不良现象发生;绝不允许违反政策、法律,信口开河,乱开口子,随意表态;绝不允许中饱私囊,损失国家、集体利益和职工利益。否则,要严格追究责任。二、要突出大工业,努力提高民营经济和工业化发展的整体水平发展大工业是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必经之路,也是县域经济现代化、民营经济外向化的必然选择。所谓大工业,就是要跳出工业抓工业,从全球、全国的大环境中谋划工业;就是要从更宽的领域、更广的视角、更高的层次、更强的措施来推动工业。ⅹⅹ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要改变这种经济格局,核心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在工业。工业不兴,县域经济后劲不足;工业不兴,财政困难的状况就难以改观。大家必须清楚,目前我县的实际可用财力仅有1.xxxx亿,其中农业税400xxxx左右,况且农业税最终要取消,这块的税收只能通过发展工业来弥补,通过发展工业来增收。去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税收不足400xxxx元,潜力很大。据分析,如果我们今后把水泥建材、水电两大支柱产业和工业园区做大做强,就可以增加税收xxxx亿以上。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民营×××”的战略,坚定不移地把发展大工业作为县域经济的重头戏来唱,切实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变工业弱势为工业强势,努力创造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优势。要按照“以工业化为核心,以民营化为主体,以外向化为方向,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以城镇化为依托”的发展要求,理顺大思路,实施大手笔,坚持大气魄,做好工业大文章,从而在全县形成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浓厚氛围。具体讲,一是要依托比较优势,推进工业大扩张。要充分发挥我县丰富的矿产资源、农副产品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资源型工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强我县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要依托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强工业大产业。要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用工业化的要素武装农业,用工业化的方式来抓农业,依托天龙业米、金浩植物油等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大发展,为大办工业、办大工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要依托城镇建设,构筑工业大载体。要用工业化的理念经营城镇,把城镇建设作为最大的国有资产来经营,有效盘活城镇资产,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全面提升城镇品位,为工业发展打造良好的载体和平台。三、要突出大产业,着力提升民营经济和工业化发展的竞争能力培育大产业,是增强民营经济和工业化发展竞争能力的基本前提。近年来,我们在推进工业化的实践中,通过摔打、磨炼,深深体验到了这样一个事实:这就是要提高民营经济和工业化发展的竞争力,目前最缺少的还是能够引领经济快速发展的“航母”。而要做大做强我县工业,必须倾心尽力培育大产业。这也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从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情况看,2003年,全县水泥产业仅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5,农产品加工业仅占22.6,机电产业仅占21.7,冶炼行业仅占17。可以说,我县几大传统支柱产业都没有形成特色,没有形成带动力强、富有竞争力的大产业,这是我县民营经济和工业化发展不快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就必须找准“产业”这个突破口,培育大产业,发展大产业,努力实现民营工业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并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实现量的新扩张。重点要抓好关系整个县域经济发展、对工业经济起着引擎作用的八大标志性工程,全面提升结构层次和产业层次,提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一是要培育壮大支柱产业。要抓住市里将潇湘集团改革移交给县里具体实施的机遇,整合潇湘集团的生产技术优势和我县的石灰石资源优势,加强与香港亚太集团、浙江尖峰集团、湖北华新集团等外商的联系,千方百计抓好引进一条22xxxx吨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的落实,力争全县水泥产业年生产能力达到30xxxx吨,逐步将我县建设成为湘南的“水泥建材之乡”和高标号优质旋窑熟料基地,使之成为与国内强手抗衡的“旗舰”。同时,要倾力扶持对财政贡献大的冶炼、机械制造两大支柱产业,抓紧搞好科力公司150xxxx台罩极电机和鑫利公司2xxxx吨锰系列产品开发等重点项目,力争科力公司创国际知名品牌。特别是要大力扶持发展水电业,突出抓好晒北滩水库电站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