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明责任,强化措施,确保今年防汛工作全面胜利
防汛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加强领导,严明责任。各级政府一把手作为防汛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究和部署防汛抗洪工作、亲自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工作,一旦发生险情必须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指挥。在主汛期,有防洪任务的各区、县(市)行政主要领导一律不准外出,不准轮流休假。各区、县(市)长,主管副区县(市)长,水务局长、主管副局长,防办主任、副主任和各级防汛责任人手机必须24小时开通,时刻与上下级保持通讯联系。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把责任、事权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基层和人头。各级防汛责任人都要切实负起责任来,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职责,抓好工作落实。二是要强化责任监督。近日,市防指将把全市各级防汛行政责任人名单在xx日报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各地各单位也都要在一定范围、一定层面上公示防汛责任人,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三是要进一步强化防汛值班制度。各级防汛指挥部要加强防汛值班,实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一旦发生汛情、险情和灾情要及时做出处理,不得懈怠。四是要认真执行防汛突发重大险情、灾情上报制度。要保证电话、传真畅通,各地如发生重大险情、灾情,要在认真核实的基础上,由责任人签批,3小时内上报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
(二)加快除险,排除隐患。各区、县(市)要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积极创造条件,抓紧搞好水毁工程修复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作进度,保证在主汛期到来之前,主体工程达到设计标准。对汛前达标确实有困难的,要从严落实安全度汛预案,强化抢险应急措施。要对各类险工隐患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险情,把隐患消除在洪水到来之前。
(三)完善预案,加强演练。各区、县(市)和各单位都要高度重视防汛抢险、避险预案的编制和完善工作,要针对防汛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实际及时补充新内容、新措施,使预案更具可行性。要强化预案宣传,让预案涉及的所有人都能了解、熟悉预案的内容,启动预案时能迅速到岗就位,准确执行预案。要组织必要的演练,各区、县(市)要针对今年防汛可能出现的问题,组织不同层次、不同范围、不同内容的抢险、避险演练,努力提高抢险、避险能力。凡是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县(市)都要组织山洪灾害避险演练,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
(四)大力清障,确保畅通。xx山洪灾害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河道清障不力,我们必须引以为戒。各区、县(市)要严格按照《防洪法》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对行洪障碍进行全面清查。要按照“谁设障谁清除,谁管辖谁负责”的原则,制定工作计划,设专人指挥,全面清理,限期完成。凡是过去没有清除的,不管什么原因,今年一定要清除,毫不含糊。对性质恶劣、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的违法案件,要联合公安、司法等部门重点进行查处,绝不手软。要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限期整改。对清障不力的,要追究有关区、县(市)责任人的责任。
(五)备足物资,落实队伍。各区、县(市)要进一步清查现有库存物资,抓紧更新超过储备年限的物资;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按照满足防御大洪水的要求,确定需要补充的物资数量,抓紧补充;要根据防汛薄弱环节的分布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物资调运方案;要认真调查和掌握社会物资储备资源,保证数量准确,调得出、用得上。各堤防的险工弱段、病险水库,要抓紧备足抢险物料,以备应急。各区、县(市)要保证江河堤防每公里备土2000立方米,重点堤段、险工弱段每公里备土4000立方米,并准备一定数量的砂石物料,满足抗洪抢险需要。要进一步落实和强化抢险队伍,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实战能力,一旦出现险情能迅速投入抢险。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历来是抗洪抢险的主力军,各级防指要与有关部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信息,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需要时随时投入抗洪抢险战斗。
(六)加强监测,及时预警。各级气象、水文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预测预报工作,对灾害性天气以及可能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灾害,要及时发布预警预报。山洪、泥石流易发区,病险水库上游要特别强化预警预报,落实上下游、左右岸信息通报制度,一旦出现险情,立即采取各种有效手段,通知受威胁的群众转移避险。要严明工作纪律,各级预警预报人员要认真负责,忠于职守,坚守岗位,确保信息及时准确传递,决不允许出现半点疏忽。各区、县(市)要继续执行基层防汛责任人通讯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