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疫病疫情监测控制,满足农民的基本卫生需求,努力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3、更加注重发挥政策效益。一是资金问题。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资金保障。今年县级财政拨出专款10xxxx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各乡(镇)、村也要认真考虑,尽可能在财政上多予倾斜、支持。同时,要通过向上争取、部门扶持、社会资助、村民兴办等形式,多渠道多方面筹措建设资金,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要加强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确保专项经费能真正花在刀刃上、用在关键处。二是责任制和工作合力问题。各级各部门要把新农村建设切实摆上重要位置,各级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要拿出足够精力,明确工作目标,落实责任分工,制定考核办法,加强督促检查,强力推进这项工作,切实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部门合力抓,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工作每月一督查一通报,每季度一现场会交流评比,年终综合考评的工作制度。要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保证各项工作步步跟紧、环环相扣,对工作抓得紧,成效明显的,给予通报表扬,对领导不力、工作不到位,进展慢,成效不明显的,要说明原因并限期整改。
4、更加注重领导的带头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是关键,各级领导能否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至关重要。过去,在农村发展中没政策、没资金、没办法,现在有这么好的机遇,这么好的条件,这么好的政策,如果不能为群众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怎么对得起广大农民群众对你的期盼。各级各部门党政一把手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做到思想先到位、职责先履行、工作先落实,带头真抓实干、大胆运作,在搞活经济、做强产业、致富百姓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使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全党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各级领导班子成员不论分管什么工作,都要关心和研究新农村建设,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加强对联系乡(镇)和挂包村的指导和服务,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同时,要将新农村建设列入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工作考核范围,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5、更加注重发挥部门服务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农口部门的事情,各部门、各行业都要增强城乡统筹意识,加大政策扶持和指导力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纳入工作部署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通盘考虑,统筹安排。要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新农村建设,把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农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战略的高度,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为农民提供优质的、全方位的服务,给农村多一些支持,多一些倾斜,给农民多一些实惠,切实把事关新农村建设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我们的各个挂钩部门、各个驻村干部都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前一阶段已专题做了安排部署,关键是要抓好落实,县“两办”、新农村办要加强督查,各挂钩单位是否落实驻村包点工作责任制,是否派员常驻挂钩村,是否为挂钩村新农村建设献力献策,协助乡(镇)、村落实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措施,是“为民”,还是“扰民”,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实地检查进行督促,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情况,并将检查、抽查情况及时通报。
6、更加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要加大宣传力度,把我们党委、政府的部署和决心,及时地传递给广大群众,更好地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努力克服农民存在的等、靠、要思想,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扶持、典型示范等方式,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美好家园和幸福生活。要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认真抓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选好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和村委会领导班子,提高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执行政策、服务群众、依法办事以及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使村“两委”真正成为带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注意引导农村青年、妇女和民兵积极投身到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使其成为推动农村发展的新生力量。注意扶持专业户和农民企业家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带动能力,成为引导广大农民发家致富的主力军。注意发挥“六大员”在服务农民增收、服务农村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要在各乡(镇)设立新农村建设服务指导站,在各行政村设立新农村建设服务站,做到职责明确、任务明确、考核办法明确,提高服务的整体水平。同时,要加强“六大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充分调动他们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