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经济总量小,投入能力比较弱。但就农村经济而言,我想,跟其他地市相比,从面上我们并不落后。从全市来看,我们具不具备走在全省前列的这种能力,也可能我们某个县、某项工作完全可以走在全省的前列,比如说刚才谈到的逊克,农民人均400xxxx块钱,靠的是地多,对这个县指导好了,有土地这么一个基础,也可能会上得很快。也就是说,我们能不能有一个县先走在全省的前列?孙吴的一些乡镇也可以试点,也可以成为典型,我们的农业还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地广人稀可能就是一个优势,我们有土地这个资源。比如说我们现在搞的农机合作社,可能三年以后xx就是全省的先进,我们现在也不落后。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畜牧业的发展都有潜力,我认为这些方面都有在全省站排头的可能性。这是我讲的第二个意思。
三、现阶段xx市的新农村建设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来展开。这是我多次讲的观点,中央提出的“五句话”都非常重要,关键是农民增收,农民增收首先得发展生产。“五句话”涵盖了三个文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物质文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精神文明,管理民主是政治文明,但是,无论是几个文明,最关键的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农村生产力落后,其他的都谈不上,还是物质决定精神。三农的核心是农民,农民的核心是增收,只有农民的收入上来了,农村的消费才能带动起来,宏观调控的内需拉动才有可能。从改革的成果来讲,要让我们2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广大农民,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了,财政收入的盘子也大了,有这个能力了。有一些外国的使馆人员说,我们的城市是欧洲,农村是非洲,就是差在消费这个问题上,农村这块太弱,所以说国家要把这些惠农政策落靠。再有,农村消费如果起不来的话,国民经济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乃至“十二五”期间想再发展不太可能,因为中国人多,人多带来的问题就是就业难,为什么说每年国家一再讲发展速度,虽然都不是高指标,但也要达到7、8,这两年能达到9,因为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解决不了就业问题。从宏观大概念说,增长xxxx点能新增10xxxx人就业,也就是说增长9的话,理论上能新增90xxxx人就业,所以说农民收入这一块非常重要。目前,农民增收的渠道还是很多,像提高粮食的单产,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畜牧业,促进劳动力转移,落实好惠农政策。就是说,我们现阶段指导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要把增加农民收入当成关键和核心来抓。
四、研究政策,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新农村建设需要投入,xx经济总量小,财政实力又比较弱,靠自己很难建设新农村。要多方面拓展筹集渠道,农民该集一块也得集,金融单位贷款也得贷,财政投入也得增加。比如秘书长刚才说的粮食直补这个问题,现在叫综合补贴,这一块可不可以作为我们村级的机动发展资金?我说完全可以。最早我在财政厅研究这个政策,为什么不敢放呢?放以后怕村支书给整乱套了。现在我们有些好政策不搞一刀切,但是如果你不严厉,不严格要求,基层就不理解上面这种精神。政策就是机遇,国家财政支农惠农的政策,在钱书记讲话当中都有,叫“三个高于,三个增加”,就是支农资金的增量高于上年,这是指财政方面说的;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国债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这是从发改委的角度说的。发改委每年还掌握一些资金,每年用在我们农村的比例今年要比过去提高;第三个就是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高于上年,水利的也好,卫生的也好,都要增加。三个增加就是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这是从全国的层面,从全省也是这样。全省用在新农村的资金全部加起来有4xxxx个亿,也是大幅度增加。我们要把上级的政策研究透,就是他有哪方面的事,我们哪方面能跟他们对接上,得选准这个对接点,你才有可能争取到。还有一个信息,就是全省正在研究使用开发行贷款,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要给×××授信一个额度。我们xx地区新农村建设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瓶颈是什么,就是缺少资金。他那有钱,你必须得把这个问题研究透了才能争取到钱。除了这个之外,我们还要注重一些工作的方式和方法,考虑事情的优势和潜力,在新农村建设的某一项工作能不能在xx试点,能争取到试点就能早点受益。我还是拿农机的例子,农机方面一年组建5xxxx农机合作社,3年我们就能实现农业所有的耕作机械化。如果你不争肯定争不来,去争取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