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今后五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的奋斗目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xx、建设中等城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都离不开大项目、好项目的支撑。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大项目,实现我们提出的奋斗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我市项目建设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立市强市的大项目比较少。今年谋划的5xxxx市属重点项目,投资过亿元的项目有xxxx,仅占总数的17;超过500xxxx元的项目有xxxx,占总数的9.3;超过100xxxx元的项目有2xxxx,占总数的39。二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项目比较少。在5xxxx市属重点项目中,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项目仅有xxxx,占总数的13。三是工业性生产项目比较少。在5xxxx市属重点项目中,基建项目接近30项,占总数的50以上;工业生产性项目仅占33。四是竣工和实际投产项目比较少。上半年有xxxx项目竣工,占全年项目总数的0.5;实际投产的仅有xxxx项目。另外,新开工项目也比较少。今年我们计划新开工项目25项,截至目前仅有13项开工建设,占计划的52,其余1xxxx项目因某种原因下半年开工的难度也比较大。五是实际完成投资偏低。今年我市预计完成投资7.6亿元,到目前实际完成了2亿元,仅占年计划的25.6。对此,各乡镇、市直有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把增投入、上项目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特别是要把工业生产性项目时刻抓在手上,一刻也不放松。在项目建设工作中,各级各部门要努力做好三项重点工作:一要在建设上用力气。要继续严格落实“四位一体”项目建设责任制,各分包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要切实负起责任来,坚持靠前指挥,掌握动态情况,及时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实行台账式管理,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和发展改革局等单位要定期督查、跟踪问效,督促在建项目单位按照要求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各乡镇、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国家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重点在破除土地、资金等瓶颈制约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要少提困难、多鼓劲,少找客观理由、多想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想想怎样把项目建设好,不断在项目建设上有新的作为。二要在谋划上用心思。谋划好项目是建设好项目的前提。项目建设具有承接性,如果今年的项目谋划不好、储备不好,明年的项目工作就不会顺利进行。各乡镇、有关部门都要认真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资本流动趋势,开阔谋项目、抓项目的眼界和思路,学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捕捉项目信息,善于在产业规划调整和资本转移中抢抓机遇、谋项目、上项目,真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符合xx产业规划,能耗低、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纳入视野。谋划项目不在多,关键要精、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对谋划的项目,要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哪些项目可能性大,哪些项目希望比较小,哪些项目需要抓紧跑办,都要心中有数,不能糊里糊涂。三要在引进上下功夫。这是项目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现在大项目、好项目不少,关键看能不能引进来、留得住。一个项目到不到一个地方落户,我看最主要的有两个决定因素:第一个决定因素是看在跑办上下的功夫深不深。跑办项目要有韧劲,不能跑一两趟,拿不下来就泄气。有的同志提出,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用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去争取。我认为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在具体跑办过程中,还要讲究方法策略,善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准确把握每个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跑办方案,强力攻关,力争跑一个,成一个。需要强调的是,跑办项目要有时间效率,体现争分夺秒,不能抓抓放放,半年没有头绪,一年没有结果。为进一步调动各级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争资金、引项目的积极性,组织部门要参照中组部印发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对我市现行的干部实绩考核办法进行修改完善,加大对经济工作特别是争资金、引项目的考核权重,并把考核结果做为优先提拔重用干部的重要依据。第二个决定因素就是环境。大家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