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规律,大力发展教育产业,适当放开教育市场,改变由国家独力支撑教育投资的局面,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格局。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绝大部分商品服务供过于求,教育是少有的卖方市场。发展民办教育可以大量吸纳社会资金,扩大教育消费,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四)发展民办教育,是提高市民整体素质的需要。发展民办教育,说到底,是为了全面提高全市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意识,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实现建设“美丽、富强、文明、开放”新xxxx的奋斗目标,必须大力提高全体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必须不断培养一批又一批接受良好教育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使民办教育在提高市民素质的使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是一项重要的举措。
党和国家对发展民办教育非常重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去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并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把民办教育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应该说,我们正面临着发展民办教育的良好机遇。能不能抓住这个机遇,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不是一句空话,而要落实到对党的十六大和省委、市委工作会议精神的深入学习和理解上,落实到对民办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上,落实到扶持和帮助民办教育发展的实际行动上。我们必须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把民办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研究新的思路和对策,促进民办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发展民办教育的目标任务
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民办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积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办学,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尽快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发展的目标任务是:到2005年,全市民办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占全市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例达到30,到2010年达到50以上;力争在3-5年内发展1—2所民办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以民办为主,义务教育阶段以公办为主,适度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比例。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科学规划,促进民办教育协调发展。
要把发展民办教育纳入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发展策略,科学规划民办学校的规模、层次,使民办学校的数量、规模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相适应。要在积极推进、大力发展的前提下,根据不同阶段教育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义务教育是国家对全体适龄儿童和青少年依法实施的年限教育,要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适度发展民办中小学。非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幼儿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应放宽政策,放手让社会力量举办。民办普通高中的发展,要与当地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协调。要重点鼓励、扶持发展一批办学条件较好、师资队伍较强、教育质量较高、办学有特色的民办学校,形成我市民办学校的“亮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提高我市民办教育的整体水平。
(二)大胆试验,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民办教育。
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民办学校,促进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只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利于增加教育投入,有利于扩大教育规模和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各种办学形式都可以探索。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法独立办学、以股份制形式合资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