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使未成年人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
抓住三个环节,就是要紧紧抓住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环节形成“时时、处处、事事”关心未成年人的工作局面。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各类以未成年人为教育对象的学校,都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引导教师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以德施教,以高尚情操、丰富学识和人格力量引导和影响学生全面发展。要充分发挥中小学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作用,支持他们发挥好各自职能,创造性开展工作。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课堂,在培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引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重视培养子女的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给子女更多的关心、爱护和鼓励,为未成年人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社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大家庭,也是对未成年人成长具有直接影响的小环境。社区基层组织要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把社区建成未成年人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乐园。要特别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教育,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营造三个环境,一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报社、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等各类媒体都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从不同方面、用不同形式进行宣传。要及时发现、总结、推广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工作落实。要把媒体宣传与社会宣传、集中性宣传与经常性宣传、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有利于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舆论氛围。二是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增强社会责任感。要积极制作、刊播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艺术产品。文化部门要与教育部门互相配合,开展优秀影片放映进校园活动。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切实净化网络环境。要深入持久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对制造传播反动、淫秽、邪教、迷信出版物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坚决查处,依法严惩。三是营造良好法制环境。要全面贯彻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各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增强未成年人维权意识和安全感。要切实加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执法力度,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形成尊重未成年人、爱护未成年人、关心未成年人、帮助未成年人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加强领导,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各县(市)区、各部门的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务必本着对党和国家的事业负责的精神,本着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对学生负责的精神,采取求真务实的态度,认认真真做好落实工作。
第一,工作层面抓落实。要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委统一领导,就是各级党委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党委一把手要担起政治责任,经常听取汇报,调查研究,掌握动态,解决问题。党政群齐抓共管,就是党委、政府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都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文明委组织协调,就是各级文明委要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切实负起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加强指导的重要职责,建立工作制度,加强沟通交流,形成整体合力。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就是涉及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个部门,都要按照分工协作的要求,做到“守土有责”,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全社会积极参与,就是要调动家庭、学校、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和力量,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