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节日演讲稿爱国纪念日演讲稿工作学习演讲稿和谐社会演讲稿青春励志演讲稿训练锻炼演讲稿致辞主持演讲稿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 演讲稿范文大全 >> 工作学习演讲稿 >> 领导演讲稿 >> 正文

○  关于扎实开展“学习昆山经验,推进两个率先”活动的通知政府政务演讲稿  ○

昆山出口加工区,1平方米土地承载580美元投资,创造4800美元出口额和7000元地区生产总值;坚持教育与人才优先发展,举办了6个地方高等教育项目;坚持以环保优先的理念规划产业发展,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被评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新时期“昆山之路”是和谐发展之路。昆山把“富民优先”作为第一导向,以“六管齐下”推进富民进程,近年来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和10%以上。把“亲民、安民、富民”与“亲商、安商、富商”结合起来,以利益协调求和谐。昆山在处理政府与群众的利益关系时,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解决好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改制中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强化社会治安,以社会稳定保和谐,积极融合新老市民,全力建设“平安昆山”,刑事犯罪发案率连续下降,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持续上升,被命名为省“社会治安安全市”,实现了既有经济快速发展,又有社会安全稳定的好局面。

新时期“昆山之路”是统筹发展之路。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昆山坚持以城带乡、以工哺农,把农村发展纳入区域发展的全局统筹规划,把农民增收作为全面小康的第一要务统筹促进,把农村社会管理视同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统筹安排,初步展现了一幅城乡共荣的现代化新农村的美好蓝图。以“三有五保”缩小贫富差距,全市农民中人均收入超过8000元的多于65%,不足2000元的少于1.2%,城乡人均收入差小于2:1,探索出一条全市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使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惠及绝大多数群众。如今,昆山的农民已基本形成“业有所就、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贫有所济”的局面。

新时期“昆山精神”是与时俱进的时代强音。昆山之路与时俱进,昆山精神历久弥新。党的十六大以来,昆山人始终保持着昂扬向上、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形成了:面对困难有豪情,始终保持艰苦创业的志气;面对事业有激情,始终保持勇于创新的勇气;面对工作有热情,始终保持争先创优的锐气为核心内涵的“新昆山精神”,这是昆山发展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学习先进创己之新,坚持走具有高新区特色的发展之路。

昆山以其创造性的实践诠释了全面小康社会的丰富内涵和实现路径,为我们加快推进“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区和开启“十一五”新征程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示范指导。

学习先进创己之新,努力在率先发展上求特色。“昆山经验”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坚持速度率先、水平率先和进程率先。结合高新区实际,就是要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紧紧围绕全区发展总目标,以提质增速为核心,大力弘扬争先抢位意识,抓住一切有利条件,在提升发展质量的基础上,学习先进,瞄准更高目标,努力做到能快则快,能超则超,能先则先。坚持在拓展外资和发展民营经济上齐头并进,把招商引资的目光从招资转向选资,转向现有外资企业的增资扩股,转向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转移,转向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对外合资、合作,尤其要加快产业链招商、服务业招商、研发基地招商和总部经济招商。进一步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舆论、政策和服务环境,大力鼓励全民创业,支持民营企业做强做大,努力提升民营经济综合竞争力。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区域创新能力,围绕提高城市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尤其是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信息咨询及其他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型商贸、现代旅游、休闲文化产业。坚持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并进,大力提高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努力打造区域竞争的新优势。通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力争到2010年,实际利用外资进入全省开发区前8位,主要经济指标跻身前5位,基本形成全市最大的经济增长极。

学习先进创己之新,努力在科学发展上求特色。“昆山经验”给我们的启示之二是:坚持以人为本、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结合高新区实际,就是要在科技优先、环保优先上做文章。要以产业升级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加速应用先进制造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一步做强优势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化步伐,做大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促进高新产业集聚,尽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优势产业为支柱、特色产业为支撑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把建设“创新型高新区”作为重要战略目标来抓,响应省委号召,扎实开展“创新年”活动,大力加强自主创新源头工程建设和创新主体的培育,提升现有工程技术中心的研发水平,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创建新的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积极引进新的企业研发中心,组织实施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作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包括投融资服务、公共设计、公共检测、知识产权服务等在内的创新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服务功能和区域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效果。围绕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6 演讲稿范文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