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社会更是格格不入。因此,我们要把勤俭节约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作为美德予以发扬;在工作和生活中树立科学的消费理念,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尊重劳动,珍惜财富,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升油、每一张纸、每一粒粮,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树立节约理念 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是基于生态经济原理和系统集成战略的减物质化经济模式。节约型社会追求的是在保证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对环境的损害减到最小。可见,建设节约型社会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把金钥匙,对资源循环利用的过程,其实质上也就是节约资源的过程;建设节约型社会,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模式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资源条件。未来15年,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可以预见,随着经济增速加快,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的消耗将不断增加,资源紧缺的问题将日益凸显。所以,如果不在节约上下功夫,不顾自然、不计代价、不为未来,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受到严重制约。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上,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研究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使我们有限的资源,既惠及当代,又泽被后世;要将发展循环经济贯穿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全过程,用节约理念构建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达到共生耦合。即在微观层面上节能降耗,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延长和拓宽生产链条,促进产业间的关联度;在宏观层面上,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建立和完善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广大政协委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专长和聪明才智。从事科技工作的委员要研究开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新技术,增强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技术的攻关力度,加快资源节约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委员要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积极采用节能降耗的新技术、新产品;在各级党政机关工作的委员要带头遵守节约制度,参与和组织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活动。
既节约又做事 切实提高效率
做什么事情都要讲求效率和效益,而效率和效益的高低,是与成本有直接关系的。同样的事情,通过节约降低成本,效率和效益就高,反之就低。提倡节约,是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不能为节约而不做事、少做事,也不能为做事而不计成本,不讲节约。只有做到做事与节约两不误,才能达到做事和节约的辩证统一。因此,要正确处理做事与节约的关系,在做事中注意节约;通过节约更好地做事。一是树立科学的节约观。节约不是不办事,不是不花钱,不是不消耗,而要讲究消耗的适度和效益。这才是科学的节约观念、节约行为。各级政协机关要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约活动,严格招待费支出,减少会议,压缩文件,提高现代化办公设备利用效率,把政协机关建设成为节约型机关,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二是树立发展的节约观。节约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事情上会有不同的表现。过去所讲的勤俭节约是在生产、生活资料极度匮乏的条件下过苦日子,现在所讲的勤俭节约是在生产、生活资料比较丰富,反对铺张浪费的条件下过好日子。但是在任何条件下,勤俭节约的美德不能丢,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丢,这是安身立命,干事创业之本。三是树立时间观。一定意义上讲,时间也是成本。节约时间,就是节约成本,就是提高效率。浪费工作时间,无形中浪费了能源和资源,提高了工作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金钱失去尚可再得,而时间却“千金唤不回”。管理学家的忠告是:“将时间用在那些让你真正感觉快乐、成功和满足的事情上,而不要让枯燥、低效的例行公事占据你时间的绝大部分。”如果一个人每日任时间宰割,不能发挥时间效率,就会成为“时间的穷人”。时间对每个人是最公平的,只有时间是自己可以真正牢牢掌握的。管理时间与理财一样,既要“节流”,也要“开源”。“节流”就是“省时间”,开源”就是“赚时间”。所以,做任何事情,干任何工作,在时间投入上,要善于“挤”,发扬只争朝夕的精神,力争用最少的时间办最多的事情,创造最优异的业绩。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