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也是保证地税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和动力。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认真研究地税事业工作规律,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就是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具有首都特色的地方税收内部管理体系框架;机制创新就是要建立与地方税收内部管理体系框架相适应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考核机制、竞争机制、用人机制等;科技创新就是要不断采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服务、支撑地税事业的发展。体制创新是基础和前提,机制创新是实现体制创新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而科技创新则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5.统一对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根本立足点的认识
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地税系统的具体体现,是我市地税机关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全市各级地税机关和全体干部都要真正弄清手中权力的来源和本质,摆正部门、个人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为纳税人提供简捷、优质、高效、公开、透明的服务,把纳税人满意度作为衡量地税机关工作效率和实绩的重要指标之一。
全市各级地税机关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把全体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市局党组对地税工作的准确判断和重大决策上来,牢牢把握地税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大局,切实把地税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勇于创新、加强征管,努力建设和完善“六大体系”
当前首先要做好纳税服务、税源监控、税务稽查体系的职能转换,总的趋势是:集中纳税服务、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逐步实现统一管理和综合协调。
1.建立与完善规范、热情、周到的纳税服务体系
2005年,全市各级地税机关纳税服务工作的重点是:以规范纳税服务的各项工作为突破口,充分运用信息化建设成果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全面提高纳税服务工作水平。
市局由征管处牵头,会同有关处室,进一步规范和明确纳税服务的基本概念,界定工作范围,规范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确定工作标准和考核办法。同时组织各区县局,研究制定统一的纳税服务所工作规范,并严格执行。各区县局、各分局要进一步研究和运用网上纳税服务系统,在完成网上申报推广和正式运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拓展系统功能,积极开展网上年检、网上换证、网上办理税务登记、网上审批、网上支付和税银联网,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上纳税。进一步落实纳税人首问责任制,确保纳税人在办理各种纳税事宜时,得到满意的服务。全系统要切实加强对纳税服务岗位干部特别是窗口人员基本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工作,并适应中国加入WTO和国际化大都市要求,不断提高窗口人员外语水平。积极做好对企业办税人员的后续管理工作,结合纳税评估工作的开展,建立相关的办税人员管理制度,加强对办税人员的资格管理。
2.建立与完善及时、全面、准确的税源监控体系
2005年,全系统要重点做好发票改革、强化税务登记、加强重点税源户管理及努力实施数据统一集中管理四项工作,将税源监控工作引向更高层次。
积极深化发票改革,努力实现以票控税、监控税源的目的。扩大“有奖”发票试点区域,适时推广税控装置和扩大定额发票适用范围,逐步取消手工开票,有效堵塞税收征管漏洞。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变发票专用防伪为公众防伪。充分利用识别真、假发票的电话查询和网上查询系统,不断加大检查和处罚力度,打击各种利用发票偷逃税款行为。建立并不断完善税务登记核准制度,在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以政府间部门联网和资源共享为基础,对税务登记实行网络化集中式管理。认真做好全市范围内统一税务登记换证工作,强化对税源户的源头控管。继续完善并严格执行对“非正常”户和“吊销”户的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税源的管理,总的要求是监控面要达到60%以上。要从经济政策对税收影响和税源发展动态等方面,及时把握重点税源变动趋势,合理做出决策。由市、区(县)两级计会部门牵头,全面清理地税系统现有数据,规范数据口径,在调整和优化地税机关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建立以数据管理中心为主的数据管理体系。对税务登记、申报、销号、企业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