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财政收入实现有效增长,财政保障能力逐步增强。去年我市国民经济虽然保持了上年加快发展的态势,但是由于受到关闭卷烟厂分厂、出口退税、农业税率下调三个百分点等诸多政策性因素影响,财税部门收入组织工作面临着很大困难。在这种形势下,全市财税部门讲政治、顾大局,实行了领导分片抓收入制度,对促进财政增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4年我市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 10569万元,增长10.17%。按省计算激励机制的口径调整后,一般预算收入为11929万元,增长28.32%。与此同时,我市财政部门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围绕“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认真调整优化结构,集中财力保运转、保重点,将财政资金集中投入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加快发展的领域,在维护党政机关的正常运作,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确保了市委、市政府民心工程等各项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
二、把握发展机遇,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去年我市经济发展保持了良好势头,今年我市的经济形势仍将会延续这种快速增长的态势。从国内外形势看,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更大程度、更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特别是“10+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9+2”泛珠三角区域协作两个机制的启动,周边的区域优势日益显现,为我们利用国外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更大空间寻求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这些有利条件为我市经济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也为我市财税工作创造了有利环境。但是,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今年我市经济财税工作,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矛盾,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不少。如,我市经济总量不够大,年增长速度仍然落后于全省、市平均水平。第二产业的比重不但低于全省、市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等等。从财税工作自身来看,也面临许多困难,全市财政仍然存在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政府债务沉重,防范化解财政风险的任务十分艰巨。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财政资金保障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需要的任务十分艰巨等等。
根据目前的经济财税形势,我们将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深入实施我市的发展战略,全力实施“1、2、38”工程,加快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推进改革开放,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强化工业作为财政收入的主体税源的重要作用,以此来带动其它产业发展:
1、加快“一长廊两园区”建设,扩大园区经济规模。协调进园企业加快建设步伐,扩大生产规模。抓紧推进民营工业园第二期建设、龙头沙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