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畜牧基地、优质果品基地、人文生态旅游基地。这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紧贴我们的实际,准确把握了当前形势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充分反映了全市人民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
省内不少领导、专家学者和干部群众认为,未来五年,我们的将是全省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这是因为:一是我们具备了加速发展的坚实基础。经过历任领导班子和全市上下多年的努力,全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了百亿元大关,大口径财政收入迈上了十亿元的新台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今年末上升到全省第二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133元和1820元。加强了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造就了一支素质优良、想干会干、能干成事的干部队伍,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我们面临着加速发展的良好机遇。国家将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政策和资金上为我们加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省里更加注重陇东地区的开发建设,我们的煤电化运被列入全省 “十一五”期间10个投资过百亿元的工程,将有一批重要的能源化工和基础设施项目落户我们的;交通建设实施“东部会战”,平定高速、银武大通道、西平铁路、天平铁路将陆续开通,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空间,我们的与外界的往来更加频繁。三是我们积蓄了加速发展的有力后劲。煤电、草畜、果菜、旅游四大主导产业开发和能源、畜牧、苹果、旅游四大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我们的金果、我们的红牛、我们的煤炭、崆峒旅游四大产业品牌和崆峒山道圣、西王母道教、大云寺佛教、皇甫谧医学四大文化名片有了一定知名度。我市将新上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近800亿元,特别是 10个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已经或即将开工建设,将对加快我们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肯定地说,今后五年,我们的将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必须站在这样一个新的起点上,用新视野审视市情,用新理念指导工作,用新思路谋划全局,用新举措抓好落实,努力解决好事关长远发展的八个重大问题。
(一)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市各级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省委十届九次全委会议精神和苏荣书记、陆浩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处理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同扩大经济总量的关系,在下大气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扩大经济总量,真正做到速度和效益、结构和质量相统一;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同优势产业培育的关系,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把产业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力求做到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同步推进;处理好工业化同城镇化的关系,在加快工业化的同时,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处理好农村发展同城市发展的关系,坚持一手抓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一手抓农村经济和新农村建设,做到二者兼顾,统筹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社会发展的关系,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尤其是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处理好市场机制同政府推动的关系,把市场运作与政府推动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领域更多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的推动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培育、引导和服务投资主体上。
(二)必须牢牢抓住项目建设不动摇。要把项目作为加快发展的“纲”,继续坚持“大小并举、各类并重、大的不放松、小的不放过”的原则,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结构不合理、中小项目少、“三高”项目多、科技含量低、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要集中精力研究项目,不断提高抓项目的水平。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努力构建地方、银行、企业合作共赢的融资平台。要准确把握投资导向,积极寻找项目与国家产业政策、资金投向、市场需求和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的对接点,组织力量争取一批社会事业发展项目,着力抓好平定高速公路、西平、天平铁路等交通建设重点项目,加快县际公路、通乡油路建设,建成西进东出、贯通南北、连接城乡、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形成我们的与西安、兰州、银川三小时、市内两小时交通圈;抓好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垃圾处理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扩张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增强我们的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抓好造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努力营造优美和谐的宜居环境。
(三)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立足市情实际,全力实施“五带两区一园”建设计划,就是要着眼于增强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做大做强煤电板块,形成以华亭、崇信、崆峒、灵台为主的煤电产业经济带;做大做强优质肉牛和饲草板块,形成以东五县(区)为重点的草畜产业经济带;做大做强优质苹果和反季节无公害精细蔬菜板块,形成以静宁、泾川和泾汭河川区为主的果菜产业经济带;做大做强旅游板块,形成以崆峒山为龙头的旅游产业经济带;做大做强综合经济板块,形成以312国道主干线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