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理腐败工作成效明显。党校工作、老干部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
(二)勇于正视前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还不够牢固。龙头企业配套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二是工业竞争实力还不够强。支撑力强的骨干支柱企业不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较慢,全国范围的煤电油运紧张给我市工业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引进名牌名企成效还不明显,部分新上项目未能迅速达产达效。三是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两大工业园区设施建设不能完全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城市功能尚需进一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尚需加强。四是维护稳定的压力增大。涉及土地承包、征地补偿、拆迁安置的信访有所增加,社会治安还面临着较大压力,改革推进过程中新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五是工作落实的力度还不够。严格的工作责任考核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一些干部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不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够;少数干部作风飘浮、消极应付,影响了工作落实的力度。对这些困难、问题和差距,我们必须勇于正视,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三)客观辨证分析当前的形势,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当前,我们面临着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良好机遇。一是宏观经济形势持续向好。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发达国家资本和产业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世界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从国内看,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取得积极成效,经济运行中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得到抑制,我国经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仍在延伸。随着沿海地区土地、电力、人力成本不断上升,资源、原材料等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其产业和资本加速向内地转移,为我们利用相对充足的资源要素吸引外来资金、项目和人才提供了机遇。二是政策环境十分有利。国家再次出台一号文件,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我们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公路建设等方面将面临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同时,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国家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中部地区加快发展。省委、省政府坚持放权、放活,给县域经济更大的发展空间。三峡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沿江突破”战略,随着三峡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兴建,沱江作为三峡工业用地条件最好的沿江县市,位居三峡“半小时经济圈”内,“沿江突破”战略的实施为沱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三是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已经具备。沱江承东启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发展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巨大。通过近几年的发展,特别是“工业立市、项目强市”战略的实施,全市市域经济民营化基本完成,工业骨干支撑作用日益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两大工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一大批项目引进落户并陆续投产见效,发展的后劲不断增强。全市上下政通人和,加快发展的共识已经形成,广大干部群众盼发展、求发展的愿望日趋强烈,谋事业、干事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抢抓机遇,奋勇争先,加快发展已经成为全市干部群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同时,沱江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我市近年来发展势头很好,发展速度很快,但我市经济的高速增长只是纵向与自己比较。从湖北、三峡发展的大背景看,与先进发达地区和周边兄弟县市相比,我们在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发展后劲上,都还有一定的差距,没有明显的优势可言。放眼周边兄弟县市,各地都在抓招商、引资金、上项目、谋发展,呈现出你追我赶、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态势。与沿海发达县市相比,我们的差距还有逐步拉大的趋势。对此,我们务必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切不可沾沾自喜、盲目自满。
抢抓机遇,正视挑战,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积极地理解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是发展。加快发展是解决一切矛盾和问题的关键。不要怕讲速度,不要怕讲加快发展,关键是要什么样的速度和发展。我们强调速度,不是单纯追求速度,而是要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我们强调发展,不是盲目冒进、简单粗放的发展,而是集约式的、统筹协调的发展。只要有利于结构调整,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发展,快一点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只要有效益有质量,速度越快越好。要按照“要有目标,但不能压指标;要比较,但不能盲目攀比;要有紧迫感,但不能浮躁”的要求,从实际出发,用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要求自己,确定今年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努力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促进市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2005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抢抓机遇、加快沱江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