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凝心聚力,切实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统领全局、贯穿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必须看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落实到基层各项工作中,党的基层组织负有主要责任。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和经济形式,必须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目前,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还存在党员数量偏少,党的力量薄弱;组织建制不全、调整不到位、覆盖率不高;组织活动不正常,方式、方法陈旧,不合时宜;部分非公业主认识不到位,对建立党组织积极性不高;个别单位对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建工作重视不够,精力投放不足,工作措施不力,有畏难思想等问题。对此,我们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必须凝心聚力,乘风乘势,深入扎实稳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要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指导作用和推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只有这样,党才能与非公领域的广大群众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才能不断地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广大职工群众中扎根、成长,成为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高举发展旗帜,深入扎实稳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进度和水平
前不久,区委、区政府召开了2004年全民创业动员大会,会上,徐超书记要求区各级干部要勇于带头创业、广大群众要大胆“出海”创业、中小企业要敢于冒险创业、各个部门要积极支持创业,为强力推进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快发展、超常规发展进行了总动员、总规划、总部署。可以预见,今后一段时期,我区的非公有制经济又将大幅增长,在全区经济中的比重还将显著增加。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章》的要求,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一手抓企业党组织的组建,一手抓企业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以健全组织、锻造队伍、发挥作用为重点,紧扣两大目标(经济强、党建强),实施“双争工程”(争创五好企业党组织、争当四好业主),切实提高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按照这一指导思想,今后,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基本任务是:“量上扩张、面上覆盖、点上突破、质上提高”。即,在量上,要创造条件,向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扩张;在面上,要创造条件,向尚未开展党建工作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延伸;在点上,要创造条件,向解决新的重点、难点问题方面突破;在质上,要创造条件,向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工作水平方面深化。具体地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职工100人以上的,都要建立党组织;50人以上的,都要有党员;25人以上的,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单独建立工会组织、共青团组织和妇联组织;25人以下的,要单独建立或联合建立工会、共青团、妇联的基层委员会。2004年,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要培植“五好企业党组织”30个,达到20%以上,“四好业主”20名。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达到“组织健全、制度完善、活动经常、作用明显”的总体要求。
达到这一要求,必须着力做好以下五项工作:
1、多点突破,实施“三百工程”,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员流动性较大,决定了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一定要经常分析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构成、规模和党员的情况,以及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建工作开展的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心里有底。当前,首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