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推过。现在我们有些同志,讲成绩就是自己的,讲问题就与己无关。即使是一些明显的失职失责,也要把责任归结于上级政策,或推向下面具体经办的同志。还有少数单位的负责同志,因为怕被问责,在决策和指导工作时总是一些原则性的意见,只求正确而不求精确,导致很多时候下属无所适从。对这种现象,今后要按照领导不力的责任加大问责力度。要积极营造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工作想办法的良好氛围。三是要狠抓落实。狠抓落实是作风建设的最重要内容,没有抓落实的决心和措施,再好的作风都只是一个形式,任何目标和蓝图也只是“纸上的富贵”;不狠抓落实,我们加强作风建设,就会成为一阵风,起不到多大的效果。因此,大家要迅速从过年的气氛中走出来,营造一种紧张有序的工作态势,大干当前,立抓立行。要大力倡导“一线工作法”,发扬深入一线的工作作风。领导干部只有到一线去,才能发现问题,也只有坚持深入一线,才能解决问题。要有一抓到底的韧劲,问题不解决不收兵,工作不见成效不收兵。事实上,县、乡两级做的都是基层工作,再没有往下推的余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每一项工作都责任到岗,分解到人,不能留有死角和余地,都必须做到一杆插到底。
三、要发挥创造力。抓作风建设,创造力是灵魂。只有创造性地去开展工作,发展才有活力,才有动力。一是要强化创新的意识。现在,我们正处于社会的转型阶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普遍存在着一个“老办法不顶用、蛮办法不能用”的局面,墨守成规就只有死路一条。要大胆克服因循守旧不想创新、安于现状不求创新、畏难发愁不敢创新的思想顾虑,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敢为天下先。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和落后,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新办法,不搞固步自封。事实上,许多时候,许多事情,比如政务公开服务中心建设、非税收入管理、土地垄断等方面,我们正是在承认差距,并且向别人借鉴学习中才取得创新和突破的。要积极创条件让干部走出去学习,不是学人家的表面繁荣,而是带着任务、带着思考去向人家学,创造性地学,学人家是如何变得繁荣的。二是要突出创新的重点。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现新发展,是创新的根本目的。工作创新就要根据我们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碰到的问题,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研究新的措施和方法,来切实加强规范和管理。当前,要大力创新管理社会的办法,要切实按照依法行政和以人为本的要求,加强危机管理、应急管理,不断提高政府管理社会、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要大力提倡制度创新,特别是对传统文化中一些貌似合理的制度,要从规范管理、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等方面来改进。举个简单的例子,过去我们总是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结果导致监督文化的缺失和畸型,一些人觉得不好意思去监督别人,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监督。而科学的管理办法不是这样。大家都知道,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几十年没有出现过一例腐败问题,他们最成功的经验就是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监督,“把全世界优秀的人选进联合国,把每一个优秀的人当作最坏的人来监督。”又比如一些纪律要求,我们的制度往往是几个“严禁”了事,看似非常严厉,但事实上对触犯了那些“严禁”的,往往缺乏惩处手段,往往缺乏对特殊问题的处理办法。因此,要认认真真研究制度建设、制度创新,通过制度来规范管理。要积极探索考核和奖励办法,让考核更科学、更真实。比如招商引资的考核,今后就是要“四看”:资金到位看银行、开工建设看现场、设备水平看台帐、投产见效看税收。还有计划生育考核,要改变年终一锤定音的办法,改为一季一考核,实行动态监管。总之,各单位都要根据各自的职能和实际,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每年都看准一、两项工作,创新手段,重点突破。三是要营造创新的氛围。要在全县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把创新的成效作为衡量单位工作业绩和主职干部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今年,县里面将设立管理创新奖,奖励那些在管理活动中敢于探索、取得实效的个人和单位。各级各单位要围绕各自实际,认真思考研究,制定详细方案,把方法创新作为常年工作重点,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环节;各乡镇、各单位都要力争通过创新,每年都有1-2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有1-2项工作在全市、全省成为亮点。
同志们!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各项工作有的是在过去基础上加快发展,有的是全新的任务要从头开始。“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这两天的学习,应该说我们在思想上有一个大的提高,对当前的形势有一个新的把握;通过这两天的学习,应该在今后工作中实现作风的大转变,进而达到县经济社会事业的大发展。我相信同志们,也坚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今年各项工作任务一定能够全面出色地完成。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