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外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培养选拔工作。要切实加强统战部门自身建设,为统战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优化服务,营造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党的xx大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们要按照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切实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统一思想,明确认识,完善措施,优化环境,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正确分析形势,不断增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我市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扩大就业、增加税收、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总体实力明显增强。xx年,全市非公企业实现增加值11.2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3%。缴纳税金1.15亿元,比xx年增长1.13倍。特别是在第三产业中,非公经济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增加值中三分之一是由非公经济创造的。二是整体规模迅速提升。我市一些民营企业已走上联合发展、规模经营、组建集团的发展道路,经营范围已由市内拓展到周边,甚至向省外、国外发展,发展领域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三是对社会的贡献越来越大。目前,全市非公有制领域从业人员约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25%以上,为繁荣市场、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坚持富而思源、富而思进,乐善好施,回报社会,在光彩事业、福利事业和各种慈善事业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一些非公企业还存在规模较小、设备比较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周边地区蓬勃发展的形势,我们一定要用全面的、客观的、发展的眼光认识非公经济,不断增强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优化发展环境,为非公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是调整我市产业结构,发展接续产业,壮大经济实力的有效途径。发展非公经济既需要市场这个无形的手去牵动,更需要政府这个有形的手去助力、去推动。一是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贯彻国务院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我市也制定了《实施办法》,为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最近市委、市政府正在研究制定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优惠扶持政策。我们一定要学习政策、熟悉政策,用好、用活政策,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的引导、推动和促进作用。二是切实优化服务环境。全市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要牢固树立“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的理念,通过全方位、多层面的服务,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宽松的政务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和一流的创业环境。有关部门要搭建信息服务平台,为非公企业提供政策法规、投资信息、创业项目、创业培训等服务。引导企业遵纪守法,履行法律义务。中小企业局、工商联和个体协会、私营协会等要进一步发挥自身作用,及时反映企业的利益诉求,为企业排忧解难。三是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金融部门要不断创新信贷管理模式与服务手段,进一步简化程序,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监督管理委员会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在政府投资的基础上,通过股份制改造,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资本多元参股,运作规范、监控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扶持非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积极鼓励引导,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目前,随着我市交通、能源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城市规模的扩大,消费需求的增加,蕴藏的商机也在增加。希望广大非公人士抓住机遇,开拓市场,加快发展。一是拓宽发展视野。广大非公人士要准确把握国家的政策导向,研究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扩大发展领域,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向文化旅游、信息中介、技术研发、基础设施等领域全面拓展。要按照“非禁既入”的原则,凡是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大家都可以放手去干,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找商机,发展多元产业,实现产业升级换代。二是注重技术创新。创新是企业的核心,没有创新就没有竞争力。非公经济要充分发挥经营灵活的特点,进一步增强竞争意识、质量意识,通过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要积极利用我市科技实力比较强、人才密集的优势,大力发展科技型企业。要牢固树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