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老劳模等组成选举工作监督小组,监督选举全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可引入选举观察员制度。选举观察员由各级政府指派和聘任,协助政府深入村民委员会选举现场进行观察和记录,但无权表态和干涉。总之,要采取包括村民群众的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纪检和司法监督在内的各种民主监督措施,切实保障村民群众拥有以下六项权利:对村级财务使用的知情权,对村民选举委员会和村民代表的推选权,选民登记权,对村委会成员候选人的提名权,秘密写票投票权,对换届全过程的监督权。
4、后续工作要到位。各乡镇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后,要及时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做好换届后的移交工作。移交工作直接关系到新一届班子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工作的延续性。各乡镇要加强指导和督促,在规定时间内帮助、监督新老班子及时做好移交工作;对拒不移交和拖延的,按有关规定,由相关部门进行追缴,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二是抓好对新一届村两委成员的教育培训。今年8月,县委将组织举办一次全县性的新任村主干履岗培训班,各乡镇也要举办专门的培训班,切实增强新一届村级班子成员的服务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提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学会开展农村工作的方法,使其尽快进入角色。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各乡镇要指导和帮助村级组织建立健全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村民自治章程、财务公开制度等,进一步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指导帮助新班子立足本村实际,进一步理清村里发展思路,制定好发展规划。四是做好退出班子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经过这次换届选举,必定会有一些同志因为年龄或其他原因退出村班子。换届结束后,乡镇党委要及时与这些同志谈心交心,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岗位变化,克服消极情绪,顾全大局,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新班子开展工作。要采取挂帐、利用转移支付及村集体收入等措施妥善处理落选村干部垫税、垫费、欠发误工补助等问题,同时要根据政策规定落实退职后的待遇,让他们安心退职、安心养老。五是加强农村后备干部培养工作。在换届选举工作中,要注意发现和掌握一些年纪轻、有潜力、有群众基础的后备人才,进行重点培养,解决村级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
四、切实加强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组织领导
搞好村级换届选举,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我们要牢牢掌握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主动权,切实确保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依法、规范、高效、有序开展。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搞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关键在乡镇,重点在村。县里成立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还成立了专门的指导组,全面负责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指导、协调和检查。各乡镇也要迅速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好动员会,切实加强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组织领导。对这次村级换届选举工作,乡镇党委政府要负起主体责任,乡镇党委书记要切实履行直接责任人的职责,亲自抓,负总责,组织委员、分管副职要直接抓,班子成员要分工负责,真正做到精力到位、措施到位、领导到位。村党支部书记要切实履行好各自职责,做好换届选举具体工作。要建立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责任制,每个县级领导要联系一个乡镇和一个示范村,每个乡镇班子成员联系一个片,每个乡镇机关干部联系一个村。要建立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责任追究制,对思想不重视、力量不到位、措施不落实,造成不良影响、产生严重后果的有关责任人,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2、加强配合,形成合力。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很具体、任务很繁重,需要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互相支持配合。组织部要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对全盘工作加强协调、调度和指导;民政局要担负起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组织实施,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纪检监察机关、政法部门要密切关注工作动态,对地方宗族、宗教、黑恶势力影响各项工作进程的,要及时予以打击;财政局要足额保障换届工作经费;宣传部和新闻媒体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为换届选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县农办、县经营管理局要抓好村级财务清理工作;群团组织要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3、加强督查,强化指导。为了加强对村两委换届工作的督查指导,县委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了指导组,分片联系各乡镇,加强指导和督促。各乡镇派到村里负责指导换届选举工作的党员干部,每个村不得少于2人,并且要建立严格的考勤、考绩责任制。参与换届选举工作指导的同志要加强学习,掌握政策,熟悉程序;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全面掌握指导单位的基本情况、村民思想状况和班子建设情况,认真制定指导工作方案;要注重调查研究,善于发现、排查和解决换届选举中带倾向性和苗头性的问题;要讲究方法,坚持依靠基层党支部开展工作,坚持严格依法依规办事,注重加强上下沟通联系,遇到重要情况要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