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场所的使用和三是抓好村、三是抓好村管理。管理。不断完善服务功能,管好用好党建活动经费,丰富场所活动内容,增强阵地的吸引力。四是落实村党支部书记养四是落实村党支部书记养老保险制度。老保险制度。从提高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等方面,制定村和社区干部的激励机制,激发他们想事干事干成事的主动性、创造性。拓领域,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二)拓领域,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从摸底调研情况看,各村、社区党员队伍老龄化问题突出。要实施村和社区后备干部和积极分子“双培养”工程,按照“把优秀党员培养成后备干部,把优秀青年积极分子培养成党员”的思路,加快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消灭发展党员“断层”现象,建立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信息库,抓好“传帮带”,帮助后备干部和积极分子尽快成长成才。同时把后备干部和积极分子都纳入“周六大讲堂”培训中,确保每年至少参加2次培训,乡、村和社区进行跟踪考核、跟踪培养。
(三)攻难点,搞好薄弱党组织综合整治
往往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矛盾积淀较深,有的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这需要区党工委、管委会和乡党委的力量,乡、街道党委书记要负直接责任,具体抓,亲自抓,督促抓,积极为村和社区排忧解难,做坚强的组织后盾。薄弱党组织由乡、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包保帮助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做到不转化不脱钩。综合运用组织、行政、纪律、法律、经济等手段,统筹解决薄弱党组织的发展稳定等各类问题,提升整顿转化效果。
(四)抓规范,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
各村、社区要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修订完善和健全党建工作各项制度,使党建工作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各村和社区要从党建制度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载体活动开展、党建基础资料6个方面的规范化建设情况集中进行“自查”,党委进行全面督查,找准差距和不足,集中时间和精力开展查漏补缺工作,使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做到工作责任落实到位,管理制度健全,基础材料完善,活动经常开展,工作运行规范,从而使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五)创品牌,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品牌对于一个基层党组织而言,是浓缩了特色、影响和先进,是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升华。党建品牌,不仅使基层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有机融合,而且会提升党建工作的生命力,激发党组织的凝聚力。各村和社区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思考设计自选项目和特色项目,提出具体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措施,使弱点变强、亮点更亮,力争形成“一村一品”、“一社区一特”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各村和社区要善于发现典型,培育树立被征地农民转岗就业、谭竹青式社区书记等不同类型的典型,能够立得起、站得住、叫得响、推得开,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