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严三实”提出的背景
2014年3月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屇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优良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后来,人们把这一要求简称为“三严三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告诫,是对古代正心修身之道的凝炼和提升,是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新坐标,体现了道德与法规制度的统一,体现了做人与做事的统一,体现了谋大事与干实事的统一。
2014年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同志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讲话时强调,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领会“三严三实”的深刻内涵和具体要求,切实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更好地履行共产党人的崇高职责。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当自觉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做人的基本遵循,作为为官用权的警世箴言,作为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
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始终向高标准看齐,按照中央、省委、州委XX县委的要求,把“三严三实”作为从政的永远准则。坚持“三严三实”,反对“不严不实”,争当“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二、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的重要意义,增强践行“三严三实”的自觉性
“三严三实”是着眼于解决当前作风方面突出问题的有力武器,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是对党员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从党性修养、从政之德、做人准则等方面,对党员干部如何成为一名好干部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标杆。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质朴凝练、微言大义。既融合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政治智慧,又把握了思想道德修养的时代脉搏;既坚持了党的优良传统,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对党的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要义,充分体现了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的本质要求,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严从实的鲜明执政风格。“三严三实”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和发展,是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准则规范,是推进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对于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要求的重要意义,能增强我们学习、践行“三严三实”自觉性、积极性、紧迫性和责任感,为做好卫生计生工作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工作动力、工作要求和工作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常学“三严三实”、常思“三严三实”、常行“三严三实”,时时刻刻以“三严三实”来要求自己,用“三严三实”来反省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就一定能够做出新成绩,取得新成就,把全县卫生计生工作推上新台阶!
三、准确把握“三严三实”的基本内涵及其精神实质,确保践行“三严三实”不“偏航”,不“走样”
“三严”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严”具有认真、谨慎、庄重、严格等含义,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意味着修身、用权、律己方面的认真、谨慎、庄重和严格。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原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
“三实”即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实,即客观实际,实事求是。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简言之,就是谋事、创业、做人都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
“三严”和“三实”是辩证统一的。它们讲的都是党员干部的做人和做事,做人通过做事来表现,做事表现了做人。 “三严”是基础、途径,与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