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校园安全隐患得到全面整改。“四大家”领导带队排查,“三查一促”工作组反复检查,教育局及各学校自身加强筛查,查出了一大批校园安全隐患,市政府加大投入进行整改,防患于未然。截止目前,398件安全隐患基本整改到位,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二是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结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验收,加强校园、校舍建设规划,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实施标准化建设。全市中小学建设规模之大、力度之大、投入之多、任务之重,为“普九”以来所少有。46个大型基建项目齐头并进,校园装备水平全面改善,一所所学校成了建设的工地,一个个美丽校园正在形成。
三是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招聘引进140余名新教师,健全完善城乡教师交流机制,3000多人次的培训使教师得到充电、提高,抹牌赌博、有偿家教、乱订资料等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教育行风不断优化。
四是教育管理水平得到切实提升。教育部门转变教育观念,改革学校、教师评价机制,改革招生录取政策,规范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招生管理,促进了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五是各类教育得到统筹发展。全市学前教育加快实现普及发展,义务教育逐步实现均衡发展,高中教育追求多样化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稳步推进特色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
六是教育质量得到稳定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普遍增强,义务教育普及率、巩固率、合格率等指标全面达标,中考高分率、优秀率继续保持襄阳各县市前列水平。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教育系统全体教职工辛勤工作的结果,也是教育局班子坚强有力领导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在座的各中小学校长以及教育局机关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工作在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深深的敬意和良好的祝愿!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不少深层次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去思考、探索和破解。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压力依然很大,尤其是高考质量短时间内难以突破;二是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精细化管理还需加强;三是教育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师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受城市开发、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影响,学校布局需要重新调整规划,大班额现象依然存在。对于这些矛盾和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加以研究,努力予以解决,科学谋划教育发展大计。
二、认清形势,摆正心态,不断增强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教育面广量大,涉及千家万户,教育的责任重大,安全的压力很大,可以说是如履薄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对教育的期望值也与日俱增,与时俱进。尽管面临诸多制约发展的困难,但要始终以快乐的心态、百倍的信心、科学的方法、明晰的思路来对待,正视问题,接受现实,毫不懈怠,决不气馁,一步一个脚印地解决问题、推进发展。要找准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切合点,推动教育事业实现新跨越。
(一)实现教育新跨越是推进河谷组群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老河口、谷城组团发展为大城市、成为“都市襄阳”的重要支撑,这是襄阳市级发展战略,而丹河谷城市组群即将上升为省级战略,这是加快老河口、谷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老河口将被打造成具有大框架、大园区、大交通、大物流、大商贸、大生态的现代化大城市格局。与之相应,教育工作在丹河谷组群发展中必须有所作为,主动作为,均衡发展,跨越发展,为丹河谷组群凝聚思想正能量、功能正能量、发展环境正能量。市委提出,今年县域经济要实现“大建设、前三甲、十八强”的目标,教育工作也要争取在襄阳市拔头筹,在全省占位次。今年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要紧盯全省示XX县市的高标准,高位推进,高位均衡,确保一次性过关。
(二)实现教育新跨越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迫切需要。在去年的教师节座谈会上,襄阳市委副书记、XX市委书记朱厚伦勉励广大教师,要争做表率之师、博学之师、友爱之师,为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和推动“五个老河口”建设贡献力量。今年4月16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安在专题调研教育工作时强调,教育不能走封闭化道路,要在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育质量上有新突破,解放思想,开放办学,以全新的理念办教育,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为建设新一中,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