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抓好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文广部门和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按照体现镇原文化元素、反映时代特色的要求,加强对文艺创作的选题策划,着力推出一批具有深远影响的原创力作。县演艺公司年内新创戏曲1部、曲艺节目30个,完成公益性和营业性演出260场。要积极筹备参加第13届香包民俗文化节,5月底前设计制作特色精品民俗文化产品2万件,精心设计布展,争取在全市取得好名次。依托“中国书法之乡”文化名片,组织举办书画展和剪纸创作大赛,支持书画剪纸创作、交流、贸易活动,做大做强民俗产业。
(五)抓好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载体,实施以战国秦长城、石空寺石窟、玉山寺石窟、王符墓遗址、原峰山古建筑群等重点文物的保护开发利用工程,时刻绷紧文物安全这根弦,严格落实各项制度,确保馆藏文物、野外文物绝对安全。《XX县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方案》及剪纸艺术、书画艺术、旅游资源、香包刺绣制作技艺、镇原传统筵席制作技艺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等5个子方案已上报市上,待批复后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切实做好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谋划建设1个特色主题博物馆。按期完成文化资源普查和可移动文物普查年度任务,编辑出版非遗保护系列丛书,积极参加全国、全省非遗传统技艺展示活动,展现镇原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六)抓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按照文化体制改革要求,由县文广局牵头,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尽快讨论形成方案,按期完成电影公司改制。县演艺公司在巩固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切实转变等、靠、要思想,大胆创新,强化管理,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
(七)抓好特色旅游精品打造。我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禀赋,要抢抓全市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这一历史机遇,着力打造特色旅游精品线路。一是加强景点升级开发。以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这一品牌景区为抓手,力争建成具有历史记忆、文化内涵、区域特色、民俗特点、记得住乡愁、看得见山水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着力推进潜夫山森林公园、“三池”风景区晋等升级,结合玉山寺、援西军纪念馆、石空寺、金龙工业集中区、鸡头山、原峰山古建、三岔红军长征纪念馆等景点,拓展旅游产品,丰富文化内涵,形成茹河川区旅游精品小环线。大力实施旅游畅通工程,着力形成“快进慢游”的深度旅游体验。加快推进9个国家级旅游扶贫村建设,努力建设一批各具风情的旅游小镇,鼓励争创旅游名镇、旅游名村。二是提升景区配套产业。积极推进旅游接待服务设施配套和改造升级,力争明年完成原州宾馆和昊兴宾馆三星级创建,同步发展一批快捷酒店。充分利用镇原地方餐饮文化资源,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饮食品牌,建立健全管理服务机制,帮助农家乐经营户提升经营水平、扩大经营规模,打造一批星级农家乐。以杂粮、杏产品、香包、刺绣、书画、剪纸等本土特色为重点,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和纪念品,延伸旅游产业链。设计编排一批体现我县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引导演艺进景区、进景点,做活旅游载体,丰富景区内容,展示特色文化。三是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县旅游局、各乡镇和旅游企业要进一步强化部门监管和属地管理责任,确保旅游安全责任和措施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和每个人员。加强旅游安全宣传教育、安全设施建设和隐患排查整治,确保旅游活动安全有序。
(八)抓好三项民生实事办理。按照市上安排的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我县要完成73个乡村舞台、4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个文化集市建设。乡村舞台建设要按照“一场、两堂、三室、四墙”要求和建设标准,科学合理设置功能布局,购置活动器材,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众文体活动,保证硬件不缺失,活动有阵地,推进高质量,8月底前务必完成建设任务。要深入挖掘乡土能人,灵活多样地组建民间文化社团,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社团组织专业化水平。9月份县上将举办民间自办文化社团集中展演活动,各乡镇要提前做好准备。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拟定在城关、屯字、平泉、三岔四个乡镇实施,文广局和有关乡镇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色彩和统一标识,务必在8月底前建成投用,免费开放公共空间设施和服务项目。文化集市与书画一条街整合实施,文广局要尽快选定地址、形成建设方案,积极开工建设,10月底前建成通过验收。
(九)抓好文化三馆改造升级。图书馆要进一步扩充馆藏,新购图书5000册以上,新增触摸屏自助查询机、读报机,编撰《图说镇原》大型图书,订购中国知网卡,构建数字化阅览平台。文化馆要做好展厅维修更新,完善补充展出内容,提升展厅质量层次,扎实做好剪纸的传承保护,筹备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准备工作,力争国家二级馆认定挂牌。博物馆要对文物展厅进行改造升级,增加展出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