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严以律己。严以律己是践行“三严”之本,严于律己,关键要做到“三个管好”。一是要管好自己的脑。严以律己,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手握戒尺,举有所虑,只有思想认识提高了,才能自觉律己。我们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法纪、敬畏组织、敬畏群众、敬畏道德伦理。失去敬畏之心,视规则而不顾,就会胡作非为,甚至走向犯罪的深渊。党的纪律,既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因此,要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不断增强抵御腐朽思想和不良风气侵蚀的能力。二是要管好自己的手。俗话说的好:吃了别人的嘴软、拿了别人的手短。在工作中,要做到常怀律己之心,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身边工作人员,时刻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不该去的不要去,不该拿的不要拿。三是要管好自己的嘴。嘴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吃”,一个是“说”。在“吃”的问题上,要多扪心自问,什么饭能吃,什么饭不能吃,做到不该吃的坚决不吃,不该喝的坚决不喝。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宰相公仪休非常喜欢吃鲤鱼,有人就送鲤鱼给他,他拒而不收。其弟子问原因,公仪休说: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会被免去宰相之职,那我还能再吃得到鱼吗?我现在做宰相,买得起鱼,自己可以买鱼来吃。在“说”的问题上,古人有云:“慎言笃行”。处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可“现场直播”的全媒体时代,广大党员干部更要管好自己的嘴,谨言慎行,切莫“祸从口出”。
(四)谋事要实。谋事要实是践行“三实”的根本方法。如何做到谋事要实,我们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坚持谋事为民。从古到今,“谋事不为民”是对为官者最严厉的批评之一。谋事不为民,结果只能是劳民伤财、激化矛盾、败坏风气。我们谋划事业和工作要俯身亲民,把群众的诉求当作谋事的核心内容,把群众的所思所盼当作谋事的要义关键,把工作精力集中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最管用的地方、最见实效的地方。干工作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遇事多与群众商量,注重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让工作符合群众意愿,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切实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要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不论是想点子,还是出思路、定方案,都符合客观实际,不能做官样文章、表面文章,要科学谋划,实实在在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部署,与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真正解决“干什么”的问题。坚决制止只为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而既不符合实际又不符合客观规律的错误做法。三是要深入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党员干部做好一切工作必备的基本功。我们有一些党员干部,不能够扑下身子深入基层调研,不能够到群众中去了解实际情况,看不到实情、听不到真话,取不到“真经”。因此,大家要从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亲临一线,从群众中汲取智慧,从群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创业要实。创业要实是践行“三实”的行动纲领,是党员干部的责任和义务。一是要努力创造工作实绩。何为“实绩”?立足于“为自己留名、立碑、邀官”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不是“实绩”,出于“遮羞、掩过”的“谎报数字”、“形象工程”不是“实绩”,“拍脑袋”、“装聋作哑”致使民声怨道的“草率决策”不是“实绩”。因此,我们要把工作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而不是树立自身形象、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