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四化进程”加快推进。工业项目加速建设。严格执行“倒逼工期、限时完成”、“按时督查、定期通报”等制度,着力加快园区建设,打造企业集聚平台。经济开发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4亿元,建成公租房110套、廉租房300套。为入园企业量身建设了高规格4层19幢17.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标准厂房建设标准、建设规模、建设速度走在市内前列。采取“经开区+标准厂房+电子电商产业园+民贸民品产业园”的发展模式,对已建成的标准厂房通过新华网、人民网、商务部投资网、贵州日报、省政府招商网等媒体面向全国招商招租,着力引进国内500强和成龙配套的企业前来投资。城镇建设力度空前。严格执行城镇项目建设“倒逼”机制,定期调度,定期督查,有效推进了城镇项目建设。供出土地50公顷,收储土地175公顷。公共服务中心、县城区12条城市干道和普同大桥、职高桥等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启动了龙凤山城市农业公园、观音沟生态湿地公园、大圣墩山地体育公园等项目。实施了县城主干道综合整治工程。木黄省级示范小城镇建设项目快速推进,会师路、会师广场和鱼泉河改造等工程加快实施。全面启动了“四城同创”工作,大力推行“网格式”城市管理模式, “美丽印江”文明行动在全市第一、二季度检查考核中均获第一名。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成效初显。加快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木黄食用菌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投入资金3530万元,新寨生态茶叶示范园区投入资金2860万元。以“三个万元”工程建设为载体,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在1月24日全省科技发展工作大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取得较好成效,春茶生产总量大幅提升,3月10日承办了全市春茶生产工作现场会并作经验交流发言。电子商务实现快速发展,淘宝网“特色中国•印江馆”于5月31日正式开馆运营,成为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县第一家、西部地区县级第一家、贵州省第一家县级馆,多次得到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积极筹备承办全市第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2013贵州梵净山文化旅游节,制定了《XX市第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2013贵州梵净山文化旅游节印江承办方案》,对相关部门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须完成的30个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进度要求和完成时限,强势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景点建设。完成红二六军团纪念碑纪念馆修缮和5个旅游景观亭建设及花海景区、木黄、甘川、团龙4个3a级景区申报工作,启动了10个武陵名村创建工作。扶持发展乡村旅游示范户20户,成功举办梵净山“杜鹃花节”。
四是“民生工程”有效实施。完善了城区学校规划布局调整,“9+3”义务教育及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顺利实施,14所中小学校的学前教育项目工程、农村寄宿制攻坚工程和750套乡镇教师公租房项目建设加快推进,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