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既要扩大规模,又要提高质量。目前,我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24家,证券、期货营业部13家,保险业机构43家,小额贷款公司36家,从数量上来说已不算少,居全省前列。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市经济总量的不断提升、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无论是金融业的整体规模和运行质量,还是组织体系和业态形式,都亟需进一步地提高和完善。下半年,要积极做好XX县融合、孟村融信等两家村镇银行的筹建工作,并确保张家口银行、渤海银行、光大银行3家银行机构顺利落户。对于现有的各家银行来说,也面临业务扩张和质量提升双重任务。一方面,要加快设立分支机构,搞好网络布局,把业务向县(区)扩展,向农村、社区延伸。另一方面,要加快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运营质量。重点在提高服务质量和盈利水平上下工夫、做文章。通过提高服务质量,赢得更多客户资源;通过提高员工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创造更多利润,提升银行资质,打造区域品牌。
第三,既要金融创新,又要规避风险。创新是金融的生命,也是各银行机构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在这方面,有几家银行动了脑筋、想了办法,例如中国银行沧州分行通过贸易融资,为县域重点行业和进出口客户累计提供融资近20亿元;河北银行通过排污权质押,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很受企业好评。但是,总体感觉仍存在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手段不多、创新产品不丰富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经济运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创新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在这方面,各金融机构必须有一个清醒地认识,越是在这样的时期,越是要更加重视金融创新,通过创新金融业态、创新金融产品,赢得企业,拓展市场。去年以来,受政策驱动效应影响,我市市场主体日益活跃,创业氛围空前浓厚。2013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2.86万户;今年上半年,又新增2.3万户。另外,我市以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上半年仅渤海新区就新增物流贸易企业199家。这些都值得各家银行认真研究,针对市场主体不同需求,提供各类特色金融服务产品。当然,强调金融创新,同时也要注意规避风险。要积极探索建立贷款审核、风险定价、授权授信、担保方式和激励约束等方面的贷款经营管理机制,加快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贷款风险识别、评价和化解处置机制,努力做到发现得早、管控得好,确保把信贷风险降到最低。
第四,既要同业竞争,又要合作共赢。近年来,我市金融市场日益繁荣,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金融企业作为特殊的市场主体,垄断经营时代已过去,引入竞争机制是必须的,也是现实的。各类金融机构要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巩固既有客户,努力拓展新的群体和资源,通过合理竞争、有序竞争,实现扩张发展。在这方面,要注意差异化竞争,既注重大项目、大企业,又关注中小项目、中小企业,既注重城市、社区,又关注乡镇、农村,既注重经济领域,又关注民生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随着金融服务的日趋多元化,各金融机构之间特别是银行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事实证明,金融企业之间建立融洽、亲密的合作关系,不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协同效应,促进双方业务发展,而且可以共同化解和防范金融风范。下一步,各家银行要主动顺应这一趋势,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在金融产品、信息渠道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