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上任,从耶鲁大学选一博士,30多岁,帮其写1500多字的就职演说,前后花了3个月的时间。
我觉得,文章越短越难写,要求少而精,而且要全面,相信大家也是有同感。
二战期间,英国人最喜欢听收音,听听有没有邱吉尔的讲话,听到了就很振奋,要是听不到,就变得很烦。可见邱吉尔演讲的魅力。
2006年6月24日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宣誓就任一周年的日子。他于24日在电台节目“香港家书”中,以题为《走出礼宾府》的文章和市民分享了一年来的感受。曾荫权先生出身平民,年轻时曾做过推销员,25岁投考港英政府公务员之位,在众多英裔人员中脱颖而出,其面试时机智、流利的口才深深打动了在座英人。之后的发展也表明,曾先生口才确实好,演说很有感染力。曾荫权先生的成功之处很多,其超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智慧的口才能力,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他的巨大成功。
走出礼宾府
曾荫权
今天是我宣誓就任行政长官一周年,我想借这个机会与各位市民分享我一年来的经历和感受。
自从搬进礼宾府之后,地方大了很多,但人相对显得渺小了,正如当上行政长官一样,权力大了,却越觉得需要战战兢兢。
前港督麦理浩勋爵退休前,有记者问他的管治心得,他说最重要的是要确保你的决策能走出港督府。一个人的位置越高,权力越火,越容易困在自己的世界里,也越容易与市民的生活脱节,所以我真正感受到走出礼宾府的重要性。
自己大半生都任职公务员,而且长时间在财经金融政策范畴工作,这是一个理性的训练过程。因为财经政策属于相当专门的知识,例如市场行为预测、经济理论、数据分析及谈判策略等,这都是一些冷冰冰的数据,论证过程强调理性。作为一个技术官员,这些训练可算足够。但当了行政长官之后,我明白到理性只是决策的一部分,另一部分需要用心去感受,对社会民情要有感性的认识。
这种感性认识是要自己尽量以市民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困难、他们的喜怒哀乐,这叫做“同理心”。以同理心去感受市民的需要,然后以理性去寻求解决方法,决策时尽量平衡各方利益和符合长远目标。但究竟这种与市民的同理心应该怎样去建立呢?
过去,公务员的严谨训练令我对科学及理性决策有一定掌握,但用心去感受民意却不是坐在礼宾府多开两次会、多看两份文件就可以做到的。所以我决定多走出去,一有空便到街上走,有时是正式的区访,有时是自己随意到街上吃碗云吞面,去街市逛逛,与市民闲谈和与的士司机打招呼。虽然时间短,很难深入倾谈,但从他们的语气、眼神及动作中,却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情绪、他们所关注和喜恶的事情。这份亲身接触的感觉,是文件及统计数字不能替代的。起初我不大明白什么叫做“放下身段”,但经过这一年来的工作,我体会到个中真意,就是当权者不应高高在上,绝不能以一种精英的傲慢,由上而下看待平民百姓。
过去一年来与市民的接触,我感受到大家都乐观了,因为市民都愿意和我说笑,不吝啬他们的笑容。
在我眼中,香港人很有趣。我们有滑头、实际的一面,有时对很多事情看不顺眼,很多牢骚;但我们又会为像霍金教授一样正面积极、坚毅不屈的人而喝彩。出现危机时,我们更会展现出人性光辉的一面。例如sars肆虐时期,大家团结抗疫,舍身救人,到今天我仍清楚记得几位长埋“浩园”的医护人员的面貌;在南亚海啸灾难中,我们也会为素未谋面的灾民出一份力。所以我热爱香港人,我更加喜欢走到人群中和大家在一起。
未来一年,我会花更多时间走到区内与你们见面,记住你们的面孔。当大家见到我在茶餐厅吃牛腩面时,不要心里怀疑“这个是否就是煲呔曾?”大家打个招呼吧!
3、写好领导讲话稿对文秘人员成长很重要。
我们常说,学历不等于能力。曾经有一个只有小学水平的农民怱忧了某大学教授。该农民回帖“卧槽泥马”四个字。(卧槽泥马: 典故:出自《战国策.楚策四》表示: ⑴形容识人不明。表示明明其能力不足。但上位者因为种种原因或糊涂。任其肆意妄为。 ⑵形容虚有其表,窃居名位者。表示即使给某人相应的地位。但其能力不足是无法改变的。等同于烂泥扶不上墙。⑶形容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大学教授解释为:国际金融危机等等什么的。其实,这只是个骂人的话,是对社会不满的发泄。
文秘工作人员,其实是个苦差事。网上的手机搞笑短信给我们这样的写照:身穿夹克西裤,表情痴呆麻木,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