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总体目标。《决定》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这就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这一总体目标是从我们党为谁执政的角度,从我们党怎样执政、靠什么执政的角度,从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坚定性、纯洁性的角度所作出的精辟概括,指明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奋斗方向。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明确主要任务。《决定》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五个方面的能力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以及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是对党的总体执政能力提出的要求。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是对我们党的重大考验。紧紧围绕上述任务,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就一定能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二、抓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深刻变化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现代化建设任务,迫切要求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使党的领导和执政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挑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问题,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问题,维护党的执政安全问题,非常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因此,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按照《决定》的要求,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
时代在前进,事业在发展。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既要坚定不移,又要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强调要从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认真落实这项战略任务。要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努力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进展;继续在真学、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新高度;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上取得新成效。通过学习,牢牢掌握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增强居安思危意识,提高执政能力和本领。
(二)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由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和党的各级组织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有机整体。提高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和能力素质如何,直接决定整个党的执政能力的高低。因此,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提高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十六大的基础上对加强干部队伍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