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活动主要集中于生产领域,在研发、专业销售利润空间较大的环节获利较少,本地专业化销售公司和庞大的营销队伍尚未真正形成,研发、生产、销售尚未实现从“橄榄型”向“哑铃型”转变,因而在区域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
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上看,一是税收贡献率低,从统计数据看,去年我县建陶业销售收入达28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70%,但税收仅5000多万元,仅占销售收入的2%,占全县税收总额的25%。二是单位能耗产值低。据测算,我县陶瓷业每方气的赢利临界能耗比为1:8,但据xx年统计,高于1:8的企业仅2家,低于1:5的企业达到15家。从今年的行情看,几乎是每个企业都是赢利的,而相当一部分企业赢利水平在20%左右,因此,实际每方气的产值比应在1:10以上。三是社会性投入低。一些企业赚了钱,但舍不得在污染治理上、在提高职工福利待遇上、在参与社会事业上加大投入。作为一个负责的企业家,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应该统筹兼顾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五、处理好壮大实力与争取支持的关系
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资源和资金等生产要素会向效益高的地方流动,这是一种规律。企业是一个独立的主体,但不是一个孤立的主体,企业要发展壮大,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而要争取更多的外部支持,就得靠实力说话。
从区域发展来讲,只有壮大实力才能争取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我县通过发展壮大陶瓷产业集群,积极争取了省市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比如,在积极争取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的支持上,壮大发展陶瓷业,在用量上形成规模优势,成为全省重点关照的用气地区之一,陶瓷业被列为工业用气中的第一优先保障序列。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在对xx及周边县陶瓷企业的供气上,优先保证xx县的企业用气,并与周边区县形成价格比较优势,促进了优势企业向xx县集中。又如,在积极争取电力直购电试点政策上,电力直购电试点政策有两个重要前提,第一是供需双方点对点直购,第二是单个企业年用电达3亿度以上,如果按照这个准入条件,xx是不符合的,但能够被作为特例考虑,就是有产业集群这个优势、这个实力。还有,在积极争取其他方面的支持上,前几年,我县陶瓷业凭借自身实力,在电价、铁路运价、土地、中小企业贷款等也曾获得过大力支持,百亿陶瓷产业集群纳入20个省重点后,在能源、土地、运输、资金、技术等方面也将获得更多的关注、支持。
从企业个体发展看,只有壮大实力才能争取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支持企业的总体原则是支持那些落实科学发展观,效益高,贡献大的企业。从规模看,规模越大得到的支持越大。进入哪一级就会得到哪一级的重点支持。进入省重点,省上就直接关注、支持,进入市重点,市级领导就会直接关注、支持。比如其亚铝业列入全省重点培育的25个百亿元企业之一后,得到了学忠书记等省领导的直接关注,支持力度很大。从排位看,排位越靠前得到的支持越优先。在制定和实施100亿元陶瓷产业规划中,我县提出了重点企业发展“1513”工程。即:到xx年,全县培育年销售收入过15亿元的企业1个,过10亿元的企业5个,过1亿元的企业10个,过5000万元的企业30个。从效益看,效益越突出得到的支持越特别。我县对销售收入过5亿元或创国家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免检产品的企业实行特供特保;对单位产值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0%、产值超1亿元、单位税金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0%、获得省级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的企业,优先保证天然气供应。
六、处理好个体竞争与团队合作的关系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合作经济,任何企业发展都需要与其他利益主体合作。xx建陶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集群,xx陶瓷业最大的优势就是集群优势,集群内的企业具有很多共同利益,需要大家共同维护。一是区域品牌和产区形象。中国西部瓷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来之不易,是xx独有的品牌。要在这个方面做文章,如联合打造“西部瓷都”区域品牌,共同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维护产区形象,改变外界对我县建陶产业集群的偏见和误解。二是共同争取外部支持。比如,申报百亿产业集群和争取电力直购电试点,争取到的优惠政策,将使全县建陶企业受惠得利,我们不能再搞各自为政,要团结在一起,做好自己的事,尽够自己的力,产值上也不要再去瞒了,是多少就多少,没什么可怕的嘛,政府只会更加支持整个产业的发展,支持每个企业的发展。三是共同应对外部竞争。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行业内部沟通,互通信息。企业之间要相互协作。如果产业发展前景没有了,各个企业还会有发展前途吗?福建人和我们xx人做生意有区别,福建人从来不杀价,卖不掉也不降价。我们过去爱杀价,相互“抬杠”,结果是市场搞乱了,价格下去了,效益也没了,还落了个“低档砖”的名声。今年,我县企业主自发成立了抛光砖价格联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