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证上岗人员不少,隐藏着医疗安全隐患;
2.和医务科、车管调度科的沟通还不是很通畅,管理机制有不合理的地方;
3.急诊科人数偏少,应充实人力资源,为医院发展制定长远计划;
4.急诊事件中外科病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我们的急诊科队伍中外科专业的人员太少;
5.、急诊科120要发展,医院必须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政策倾斜。
四急诊的发展方向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的综合性医学科学,也是临床医学的第一窗口。它既有自己的独立体系,又与其它科室密不可分。因此,急诊工作的好坏,也可以反映一个医院的综合水平和文明程度。现代急诊医学作为临床独立学科,具有应急性、综合性、风险性和不间断性的特点,在急、危、重病的救治以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难事件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公共健康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后必将会越来越重视,xx年5月卫生部专门颁布了《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急诊医疗体系(emss)将来的发展方向就是进一步专科化,组建急诊医疗体系(emss)。
(2014年11月6日 )
目前比较公认的急救模式是“院前急救+院内急诊+eicu(急诊加强监护病房)”三环一体化建设,最终达到“8化”:
1队伍专业化2装备现代化3管理制度化4技术标准化5操作流程化6信息网络化7急救普及化8待遇对等化。
五对我院急诊设置、管理的具体方案
1急诊科布局、房屋要求
急诊科应设在方便醒目的位置,最好有自己独立的楼。
应有的房间:急诊分诊室急诊诊断室急诊抢救室eicu室急诊治疗室
急诊处置室急诊手术室急诊注射输液室急诊病房(观察室)
2人员配置要求
1)年龄下限―毕业工作3年以上;上限――50岁以下。
2)急诊科为一级临床科室,医护人员皆是独立执业,必须有证,依法行医。
3)人员素质要求
心理素质:反应敏捷,情绪稳定,自控能力强,思维宽广。
人文素质:较强的人际关系能力,高度的责任心,爱心,同情心及奉献精神。业务素质:专业知识广泛,基础扎实,实际操作能力强,经验丰富,全科多能。
3主要工作制度
急诊、120接诊分诊制度首诊医生负责制度
急诊交接班制度急诊抢救工作制度
急诊会诊制度急诊转院制度
留观病人管理制度病例书写制度
急诊科新来人员入科培训制度(需掌握和定期培训的基本技术)
4业务学习
1)科室每年各派一名医生、护士出去进修学习;2)科室每月最少进行两次业务学习;
3)每半年举办一次120院前急救演练;
4)每年举行一次专业知识竞赛和技术比武;
5)科主任、护士长每年参加参加一次学术交流会,要求有论文发表。
5科学管理,量化考核项目
**科室医护人员量化加减分标准(每人基层分100分)
1)加分项目:
医院奖励+20分科室奖+10分发表论文每篇+20分
参加职考+5分上学+5分锦旗一面+10分
做好事一次+2分加班一次+2分感谢信+5分
参加开会学习一次+2分民主测评20分领导印象50分
2)减分项目:
打架一次―50分不听从管理―20分被投诉一次―20分
脱岗一次―10分发生纠纷一次―5分医院处罚一次―10分
丙级病例一份―5分电话不通―5分迟到一次―2分
早退一次―10分登记少一次―1分卫生差一次―2分
请假>3个月―50分>2个月―20分>1个月―10分
综上所述:科主任不只是一种权利和荣誉的象征,更是一种责任和奉献!要当好科主任,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有旺盛的精力,要有严格科学的管理方法,敏捷的思维应变能力,超强的耐受力和沟通能力!当好一名科主任还真不容易!
本次竞聘不管自己是否成功,我都将坚决服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