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8:后班。后班,就是在小组展示的基础上,进行班级展示,也可以叫做“大展示”。班级展示要树立三个意识:一是媒体资源意识。不管是传统媒体黑板,还是现代媒体白板,都要把它当做学生展示的舞台,要珍视课堂展示资源的价值,树立“浪费媒体资源就是教学事故”的理念。白板、多媒体投影、实物投影仪,都要真正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工具,而不要让教师独用。郑州102中学的做法,值得大家学习。黑板,哪怕是你的课堂还没有添加黑板,一块黑板也要使用充分。保证每一个组每节课都至少有一个学生爬黑板展示,应该作为一条课堂常规来执行。课堂不能容忍“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懈怠和浮躁。别拿黑板不当干粮。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一条隐形智慧:谁有能耐能把学生的“学”“拿出来”,他就会成为王者。所以,我一直主张开展“资源利用指数”评价。诸如,黑板资源利用指数=(实际展示人数/可容纳展示人数)×100%。二是参与率最大化意识。要争取向杜郎口那样,人人参与展示。黑板不够用,就把地板做黑板,甚至楼梯做黑板,室内黑板不够用,就在教室外面的走廊里外置黑板。所有学习杜郎口的学校,如果说有折扣的话,那么,最大的折扣就是杜郎口人人展示和有些学习学校只能做到代表展示的折扣。课堂太需要学情通览,一目了然了。啥叫高效?啥叫低效?或许就是“一目了然”和“几十目了然”的分野吧。三是随机展示意识。在不能保证全员展示的情况下,究竟确定谁参加班级展示,这是一个具体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其实,用数学的随机抽样最为科学。我一直主张采用“坐标点对称随机抽样法”(按照小组围坐坐标,随机抽取与之对称的各组对应学生)确定展示人员。我对“同层次展示”并不认同,更主张“差异展示”,因为,惟其“差异”,才更能反映学情的全貌,而且,“差异”本身就具有资源加价值。不要担心某节课的评价不均衡,数学方法总是指向持续均衡的。当然,也不反对教师指定典型问题学生参与展示。
细节9:多样。多样,主要指展示形式的多样。许多实验校的展示形式,基本都停留在板演和讲解上,“生命狂欢”遭遇形式单调的瓶颈。要像杜郎口那样,开发课本剧、三句半、快板、快书、对联、诗歌、歌唱、舞蹈、绘画等喜闻乐见的展示形式。我们深刻的感受到,每一种展示形式的创新,不仅仅是又打通了一条快乐通道,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智慧得以爆发,能力和自信得以升华。我想起了一句广告词:“快乐就是零负担。”
四、关于点拨。面对课堂上大面积的学生展示资源,作为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展示资源的是非评价上,要思考生成。这是高效课堂对教师教学智慧新的挑战。我们并不一味地反对教师讲,我们提倡教师面对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该讲的不仅要讲,而且,要讲的头头是道,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当然,点拨并不仅仅是教师的专利,学生的积极参与更为提倡。如何点拨更加有效,也有三个细节需要关注。
细节10:互动。恰如上面所言,高效课堂的点拨,不能是教师“一言堂”的“独角戏”,要为生生互动、组间互动、师生互动提供路径与桥梁。要凭借“头脑风暴”般的“群见解”,触动学生主动建构的激情和灵感。让互动成为一种提醒,让智慧在挑战中生成。
细节11:生成。课堂高效看生成。就生成而言可分为横向、纵向、系统三种形态。横向偏重于拓展,指向多元;纵向侧重于深化,指向深刻;系统着眼于全局,指向结构。客观的说,当下课堂的生成并不尽如人意。譬如,语文课多喜欢让学生做题,普遍忽视朗读的生成。其实,语文最基本的生成就是朗读,要引领学生生成情感,生成语感,生成理解,生成多元,生成个性,生成创造,生成深刻。而且,一定要把朗读列入重点展示项目。要善于把情感、理解、个性特色,通过语音变化,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表达出来。再如理科,面对学生展示资源的“对”和“会”,绝不能对了就对了,会了就算了,依然需要生成。要生成结构,生成规律,生成方法。俗话说:“井掏三遍出甜水”。亲爱的老师,请在资源面前多加几层追问,跟学生一起接受课堂智慧的挑战吧。
细节12:示范。高效课堂应该鼓励教师的课堂示范。示范是一种素养,示范是一种责任,示范是一种人格。放弃示范就是放弃修炼,就是放弃责任,就是放弃影响。与传统课堂的示范不同的是,高效课堂的示范不是“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孤芳自赏,而是学习伙伴的引领与期望。教师示范的精彩,是为了引爆学生的更精彩!
五、关于作业。作业,或者叫达标训练,是高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