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与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出台了有关政策,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积极推进大麻禁种改植工作,抓好在册吸毒人员的帮教工作。通过不断完善措施,年内创建“无毒县”工作已通过省创建“无毒县”工作领导小组的考核,并进入公示阶段。同时,积极开展创建“安全文明社区(村寨)”活动,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全年度共确定创建安全文明社区172个,覆盖面达60.4%;安全文明村寨387个,覆盖面达55.4%,有力地推动了我县“两个文明”建设;七是对文化市场进行专项治理,及时查处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对所缴物品进行集中统一销毁,净化了文化市场;八是加强对在监劳教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管理工作,成立组织机构63个192人,适时开展帮教工作,摸清情况,掌握刑释人员的思想动态和去向;九是狠抓消防工作。建立机构,确保人员到位,全面开展全县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组织各乡镇和成员单位对相关的宾馆、饭店、仓库、油库等进行检查,对有隐患的部位限期整改,积极向上级消防单位争取营房建设项目资金;十是加大各类民事诉讼案件、经济案件的审理和执行。全年度共受理刑事犯罪案件51件69人,已全部审结,结案率为100%,受理民事案件236件,审结233件,结案率达98.7%,受理经济案件51件,审结48件,结案率达94%,受理执行案件117件,执行结案110件,结案率达94%,执行标的额达153.54万元。
(2)认真抓好全县乡村山区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治理工作。按照省州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治理的统一部署,针对我县乡村山区道路等级低,路况差,交通事故频发(仅2001年1—9月份,全县共发生各类交通事故38起,造成25人死亡,4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3.44万元)的实际情况,在创建“平安大道”的基础上,以贯彻落实2001年9月29日州政府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和10月13日全州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紧急会议为重点,调整充实了县交通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由13个调整为15个,制定了切合我县实际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并于10月15日召开了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紧急会议,认真分析了我县1—9月份交通事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全面部署了专项治理的有关工作。专项治理期间,我亲自带领县公安局、交通局和交警大队等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到全县8个乡镇进行专线督查,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整改,并在平时下乡指导工作中要求各乡镇要切实做好专项治理工作,特别是要坚决杜绝赶集天客货、人货混装的不良现象,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通过开展此项工作,增强了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对做好乡村山区道路交通安全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一些路况较差的地段得到了及时治理,保证了道路的畅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3)狠抓“四五”普法和“二五”依法治县工作。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制定我县“四五”普法和“二五”依法治县规划的起始之年。为认真制定好两个规划,切实巩固“三五”普法和“一五”依法治县所取得的工作成果,进一步增强全县公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我先后两次主持召开县普法领导小组会议,讨论有关问题,并督促县司法局等相关部门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拟写了两个规划,先后四次送请县普法领导小组成员和相关部门修改征求意见。于2001年9月26日将“两规”送请县人大常委会十二届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10月11日印发各乡镇、县属各部门和省州驻屏单位贯彻实施。为继续抓好我县普法依法治县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督促抓好全县政法部门中层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和民警双向选择工作。根据中央和省州关于加强政法干警培训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在全县政法干警中开展了“三项教育”工作,认真做好“三项教育”中分离出来的民警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他们积极参加好分离培训。同时,为逐步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扰的用人机制,增强队伍活力,在民警中推行了竞争上岗,采取民主测评、演讲、评委打分、工作成绩等方面进行考核,有17名中层领导干部通过竞争上岗当选了科所队长。民警双向选择按照规定,由民警选择科室,科所队办负责人聘任的办法进行选择录用,双向选择中共有7名民警落聘待岗。通过开展以上活动,使民警受到了教育,树立了严格、公平、公证、文明的执法形象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纯洁了民警队伍。全年共有7人荣立个人三等功,24名民警受到州、县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1人受到省公安厅表彰,1人受到省委表彰。
(5)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杜绝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高度重视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积极发挥政府行政法规科的职能作用,运用国家法律法规约束政府公文办理和审判程序,并积极督促司法部门认真做好普法宣传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