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7%的居民认为北京市公共厕所数量不够;55.9%的居民认为北京市公共厕所分布不合理
北京在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新建和改建了700多座星级旅游公厕,从今年起到2008年奥运会前,北京每年要建设和改造400座符合标准的公厕。但是在问到“您觉得北京市的公共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时,57.7%的居民选择了“
公厕数量不够”,55.9%的居民选择了“公厕分布不合理”。可见,公厕数量不够、分布不合理仍是目前北京市公共厕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公厕配套设施不符合公共卫生的要求是目前北京市公共厕所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公共卫生是关系到一国或一个地区人民大众健康的公共事业。公共卫生的具体内容包括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如结核、艾滋病、SARS等)的预防、监控和医治;对食品、药品、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
中国的城市公共厕所经历了由露天到室内、旱式到水冲,由技术简单到复杂、综合的过程。今后中国的公共厕所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将集中在节水、节能,除臭、卫生使用等方面。公共厕所的配套设施科学合理、公厕内具有的良好环境卫生都利于传染病的防控,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属于公共卫生的范畴。
1、超过九成的被调查者希望公厕采用蹲便器
目前北京市相当数量的公共厕所(如大型商场、书店、宾馆、饭店内的公厕)采用的是坐便器。这让使用者心存顾虑——卫生吗?公共厕所毕竟不同于自家的厕所,由于对家人的健康状况非常了解,尽可以追求舒适度。92.8%的被调查者希望公共厕所采用蹲便器,因为“这样才卫生。”
市民认为,为了照顾老人和行动不便的人士,在每个公厕内应该至少设有一个坐便器,但不应该全部采用坐便器。
44.6%的被访者认为,“在一个公共厕所内全都采用坐便器”也是北京市公共厕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2、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希望公共厕所冲水装置为脚踏式或感应式
46.3%的被访者认为,北京市公共厕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还包括冲水开关设置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