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粒饭,算什么?米缸里有的是大米,要做多少饭都行。 爸爸:(严肃地)华华,你这样认为就不对了。要知道,一粒饭是来之不易的。农民伯伯要经过播种-插秧-除草,施肥-收割-晒干,再加成大米。最后,我们还要把大米煮熟,才变成香喷喷的米饭。从播种到加工成大米起码要半年的时间。你每天都浪费几粒米,一年下来就有一麻袋了。你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呀! 范范:(低下头)爸爸,我真后悔。以后再也是浪费了。我要做个勤俭节约的好少年。 大家:(拍手,异口同声地)好,真是太好了!(退场) 甲、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甲:说说容易,行动难!瞧!就有这么一个小顽皮,在他家发生了这样的一幕……(开始……)[戴慕岚、章雨婷、张敏、朱晓伦] 五位同学: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过这样的事吗?你们爱护我们吗? 同学们:爱护! 甲:既然爱护,那就来踊跃发言!(王宇超、石鸣、王秋婷、邵思怡、马子颖) 乙:你们觉得,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队员发言) 乙: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富裕了。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在边远的山区,还有许多失学的儿童,他们吃不好,睡不好,实在需要我们的帮助。 甲:对啊,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 甲:为此,我们的小记者前去采访了几位同学收集了一些资料!有请小记者顾佳卉!。 记者:上个星期,我去采访了六位同学。发现了这样的情况:一般同学在一星期的花费在:50—60元之间。 同学们,你们知道其中的具体开支情况吗? 同学们:(摇摇头,不整齐说)不知道! 除去每人每天平均5元整饭菜钱。那么如果节俭的话,每人每星期只要花费总数才35元整。 那么余下的钱是如何花费掉的呢?买零食、租书、玩、买衣服等等众多。该用的不该用的,多的、少的尽在其中。 根据个人调查如下: 女同学a:某星期花费30元:饭费25元、余下的买零食7元、还有的就买些生活必用品什么的,也报不上来了。 男同学b:某星期花费20元:饭费25元、买饮料、冷饮、零食每天3元,余下的就在周末上网时用完了。 女同学c:某星期花费45元:饭费25元、上网5元、零食15元。 男同学d:某星期花费60元:、饭费25元、零食30元,余下的也报不上来了,可见种种花费令人吃惊。 女同学e:某星期花费70元:饭费25元、买书(杂志)20元、买信纸、卡片、日记本20元、碟片2几元。可见浪费至极,无可否认。 女同学f:某星期花费55元:饭费25元、买衣服20元、零食8元。 以上六位同学,都可算得上是典型的例子。有的节俭朴素、有的“啃”书如命、有的“慷慨大方”、有的疯狂购物。但是,我还想给大家看几张贫困山区儿童的照片。(放照片)只要我们不浪费一张纸,节约一支笔、一滴水,一度电,就会为国家创造许多财富。 甲、乙:节俭相互,人之美德。俭朴的生活,不但可以使人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养革命品质。 乙:同学们,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呢?这样吧,我们请几位同学领大家读几句吧!(队员发言4,冯天寅、陆俊逸、曹期、石鸣) 甲:“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生活虽然富裕了,但我们也应该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做到节约不浪费,不和别人比吃穿,从小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四 辅导员老师讲话五 退旗 中队长:“退旗,敬礼!” 乙:请坐! (呼号)六 宣布活动结束 甲、乙:“‘勤俭节约好习惯’中队活动到此结束!”
回答者: y7161192 - 五级 -4-10 12:43 为了促进同学们个性品质,思想道德的提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好习惯我知道——好习惯我能行——好习惯伴我行 ”,提高同学们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班特此举办以“节约”为主题的班会活动。通过小品、演讲、文艺节目、魔术、服装表演等多种形式,陶冶学生的文明品格。 活动目的: 1、 在日常生活中,能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做到节约; 2、 教会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汲取各式各类的养料,感受节约,积淀文化底蕴; 3、 让学生在准备活动的快慰中,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展现自我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提前一周布置任务:⑴每人搜集有关节约的故事以及准备一份个人感想; ⑵思考:你是否每时每刻都节约? 以后如何真正地做到节约? 2、收集材料,准备各项节目; 3、选取主题班会期间的背景音乐; 4、教室布置; 5、准备多媒体等道具。 活动人员安排: 策划:姚 萌、李让兰 音乐:朱 坚、陈燕萍 主持:李让兰、钟展 活动节目表: 1、 小品《一个会说话的易拉罐》 表演人员:吴彩云、姚萌、荆乐、陈燕萍、徐挺挺等 表演时间:3分钟 2、 演讲一《勤俭节约美德不能丢》 表演人员:唐求子 表演时间:3分钟 3、 学生代表发言(每个人都准备,临时指定人员) 表演时间:8分钟 4、 舞蹈《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