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我们很火爆的iphone3,可以说是风靡全球,几乎每个人都在追捧它,但是,今年,除了二手市场之外,我们在市面上已经看不到它的影子,因为,它的周期已经走到了尽头,取代他的是iphone4s ,5,6…苹果公司确实很值得尊敬,因为他们知道大众要的是什么,从而掌握了设计周期的脉搏。再牛的设计,掀起多大的巨浪,最后也会拍在沙滩上,然后退回大海里,一切归于平淡。
我们伟大的苹果乔布斯设计的东西,一直以来,让人们疯狂追捧,但是从来就没有过催人泪下的感动。
这就是设计,它只能打动别人,满足别人,从来没有人会为了设计而感动得泪流满面。
那我们的艺术如果放到设计里面,会是什么个结果?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漂亮女孩去理发,她只想给她那头漂亮的长发染个颜色,这个时候,发型师就需要聆听她的需求去创作,如果发型师只根据自己的喜好,一下给女孩造了一个光头,然后不断给女孩推荐有多么个性,多么艺术……
我想,这个事的结果就是女孩会吧发型师给干掉吧。
如果设计师的设计作品不能及时换回应得的市场回报,如果把时间都浪费在争论,互相猜测甚至是南辕北辙的努力之中,企业的发展自然就很非常缓慢,经营结果就不言而喻。
因此在设计师走上专业之路之前,他们必须对商业社会的游戏规则稍有了解,他们应该懂得设计的本质是什么?设计能给客户产生怎样的价值?设计创造的回报从何而来?设计企业的运营模式将是怎样?
在这我想介绍一本好书给大家,这本是叫“一个广告人的自白” 出自广告帝王大卫奥格威之手,我相信有的朋友已经看过这本书不止一次,其实我想告诉大家,这本书是值得一年读一次的好书
设计,不要盲目的相信统计数据
很多人在设计前后,总爱统计数据,做一些市场调研,这样貌似数据是最有说服力,其实他们都忽略了,人,都是有防备心理的,路边做的调研测试这可信度高么?比如你遇到一个陌生人问你一些问题,你肯定不会把最内心的世界暴露出来给对方,显然,调研测试的可信度并不高!市场的需求,这些不会来自于路边的统计表,只能靠你自己去聆听每一个人的说话,仔细了解现在他们需要的是什么。
这就带到了这个话题,当然这是题外话,这是我略带给设计师的一些小建议:设计的入世观念。
设计师的人生观是一个入市的人生观,而不应该是所谓的超凡脱俗,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学校毕业的设计师都如世外高人一样,厌世愤世。
设计必须对主流大众审美充满敬畏和关注,千万不要小看大众审美,很多设计师看不起大众审美,甚至辱骂客户,这是最致命的。
这些,都需要我们在现实的生活中寻找和发现答案或者结果。
感谢大家在这里聆听我的演讲,真心地祝愿大家享受我们的工作,享受我们的生活。
谢谢你们!因为你们让我成长起来,我会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