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陈朝俊,是本院脑病科的主任;中医主任医师;对于参与这次活动,起初我也有些犹豫,因为我习惯于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但是我想到,近几年来,我院在上级各部门及几届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全院职工共同努力,使昔日的丑小鸭——花都区中医院,升华成了今天美丽的白天鹅——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首批省名中医院,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这种难得的局面,不仅仅只是承载着花都卫生系统的荣誉及每个医院员工的骄傲和自豪;更饱含着大家为之奋斗而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智慧。我和大家一样,非常珍惜今天医院来之不易的局面。更希望医院的明天更加辉煌。也更愿意以任何方式为了医院的明天付出我最大的努力。因此,我必须站出来争取这次机会。我决定首先为我自己投上神圣的一票,希望大家鼓鼓掌,鼓励一下。
出来竞聘这个副院长,我感觉有如下优势:
1.在学习经历上,与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名称十分默契: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本科毕业→湖北中医学院中西结合在职研究生→南方医科大学 内科临床(西医)博士研究生,医学博士。
从中医到西医的学习经历使我对中医和现代医学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乃至于两者从结合到融合都有一个客观科学的的认识。这正是我们医院继续高速发展所需要的最重要的思想和理念。因为我们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客观条件不容许也不可能成为另一个人民医院。以“中医为主,中西结合,专科突破,全面发展”,正是创造我们医院今日辉煌的制胜法宝。所谓扬长避短,这也正是我们的长处所在,绝不可以舍弃。目前领导班子中均为西医外科专业,结构上存在医院领导班子没有中医内科专业人员的重大缺陷。这也是我院“三甲”复审,及创建“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必备条件之一。而我是内科中医专业;从上述角度来说,我是最合适的人选之一。
2.在专业上,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我晋升为正高已十二年,是我院最早的中医主任医师,唯一的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结合神经科常委,省疼痛科专业委员会常委,省中医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州市中西结合委员会常委,花都区中西医结合委员会主任委员。有市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市厅级科研立项4项。近年来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近4年核心期刊6篇。全国“中医名著经典”学习标兵。
3.管理能力上,具有丰富优质的大科室管理经验:从医26年,长期从事临床一线业务及管理工作,有20余年的大科室主任及调来广东之前一年半的医院副院长兼大内科主任的经历。在管理上有一套成熟的管理方法,所辖科室都能在短期内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03年12月,调到我院,创建中医脑病治疗中心,在科室管理上,注重科学化、人性化、精细化、系统化管理;做到:以大爱育人:强调“至贵是生命,至高是责任,至仁是厚德,至善是爱心!”让科室的每个人对生命充满敬畏,思想上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变被动为主动工作。把医务工作当作一份崇高的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个谋生的手段。做到以制度管人:首先建章立制,建立一套科学性高、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体贴关心。做到以厚德服人:科室制度,率先垂范,严于律己,爱岗敬业。要求大家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胸怀坦荡,任人唯贤,用人之长,容人之短;倡导“千斤重担人人挑,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团队精神,力争把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让每个人都做科室的主人。正因为如此:
开科8年,我科业务及经济指标,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长,去年成为首次突破2000万元的护理单元科室。
即便在繁重的业务状况下,仍然创造了连续8年无有效投诉及有过错赔偿的好成绩,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下,是一件非常幸运而难得的事情。如此辛勤的耕耘,使科室的行业地位、品牌得到极大的提升。优质高效的服务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在广大患者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4.在品质和作风上,有较高的修养:对工作充满热情,对事业有不倦的追求,对同事和患者饱含着爱心。我始终认为我的事业非常崇高,我必须兢兢业业做好该做的每一件事。而所有这些付出,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2000年,2002年分别荣获从化市卫生系统和从化市委优秀共产党员,连续十数年考核为优秀,荣获花都区政府颁发三等功。
综合上述,我感觉我有实力,有强烈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