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我们有过被患者拒绝的尴尬,有过被误解而遭来平白无故的指责。我们在打针、发药、铺床、输液,在辛苦中感受着呵护生命的快乐;交班、接班、白天、黑夜,在劳累中把握着生命轮回的航舵。庆幸的是:我们并没有因为这样的压力而变得麻木不仁,变得惧怕工作。时间越长,我便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病人对生命的渴望,对医护人员的依赖和信任,也更加坚信了我为之奋斗的决心。
五年时间,在医院特有的气味中,从血染的伤口边,在白色蒙蒙的氛围中,我走过了炙热的青春年华;用一颗真诚的心来丈量无数个夜晚的漫长。体验过患者面对病痛的无奈,目睹过无数悲欢离合的场景,感受过患者信任的目光,甚至遭遇过“秀才遇见兵,有理讲不清”的尴尬场面,终于明白,南丁格尔交给我们护士的灯,只有用耐心和理解浇灌,用爱心和责任擦拭,才得以照耀生命之路的光明。
当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穿着我作为邻家女孩的漂亮裙子,而不是工作时单一的从头至尾的白色。偶尔碰到似曾相识的面孔,对我微笑,我便由衷的认为这微笑是对我某一次工作的嘉奖,它是信任和肯定,是感谢和赞许。因为她说,护士,上次在医院谢谢你。
我想起南丁格尔曾说过,“护士必须要有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岁岁年年多少事,迎来送往何其多。我的脑海中,南丁格尔领着马灯的形象日渐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身穿白衣的天使,他们和病人一起微笑着,而病人的脸上除了对生命的渴望,还有信心。
我的中国梦,其实,早已不是梦。一百多年过去了,无数的护理前辈们前赴后继,不懈努力,让这项平凡的工作日益突显出它的重要性,一个个白衣天使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和爱心,和每一个需要他们的人坚定的站在一起,像春风,拂去人们的疾苦;用热血,温暖寒冷的心腹;用爱的丝线,缝合病人身心的创伤……
请监督我,从我接过这盏灯的那一刻起,我珍惜这份荣誉,我热爱这份事业,我愿意为我的中国梦奋斗终生!
演讲稿三:卫生系统中国梦演讲稿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在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提出“中国梦”。“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是亿万个中国人的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每个中国人团结、协作,努力耕耘,亿万个中国人的梦就会汇成伟大的中国梦。我来自马鞍乡卫生院,名叫孙家权,作为一名乡镇卫生院的医生,我的梦就是做一名有道德的医生,所以,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医德至上,爱患如亲》。
梦起儿时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少年英雄霍去病的梦;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是少年毛泽东的梦;
我的梦源于父亲的一次病患。做一名医生,一名有道德的医生,是我儿时就有的梦。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985年的秋天,正值收割季节,农民们忙得没有白昼。我的父亲因劳累过度,突然昏厥,人事不省。母亲急忙去请医生,可那位医生却说“你先回去,我把这背谷子背回去就来。”我们兄弟四人哭成一团,呼天唤地喊父亲。从那一刻起,懵懂的我就立下誓言: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医生,当一名好医生。
圆梦于村
1997年,从达川卫校毕业后,我回乡当起了一名村医。带着儿时的梦幻,凭着执着的精神,我走遍了马鞍的白岩、梭岭,足迹延伸到岩口庄子、笔山中岭。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谨记:医德至上,爱患如亲。
我曾记得,那是1998年6月28日夜晚,我洗漱完毕,解衣欲睡。隐约听到急促的呼喊声:“孙家权——孙家权——”我急忙出门,仔细询问。原来,蓑岭村4社苏光圆的女儿苏碧砍猪草时不小心砍伤了手掌手指。病患就是险情,病患就是命令,我挎起急救箱,立即起程。当我一看,苏碧的手指和手掌血肉模糊,我一时不知如何处置是好,我建议直接包扎止血后,转往上级医院救治。可家长苏光圆坚决不肯,一口咬定,既要保全手指,又绝不转院。这可给我出了一道难题,仅刚从学校毕业的我,哪有如此之能。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