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县府主要领导人的肯定,但最为学校荣耀的还是广大群众的赞许和任可。
总结经验有许多,但最为宝贵的一条是学校工作坚持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是什么?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毛主席说过:“党群关系(现在已是政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共产党是鱼,老百姓是水;水里可以没有鱼,鱼可是永远也离不开水!”,他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的唯一宗旨,把“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列为党的传统作风。他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他反复强调:要“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地听取群众的呼声;我们每到一地,就要和那里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不要高踞于群众之上,而要深入于群众之中”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要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那学校工作中如何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呢?
首先,我们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党的根本宗旨。一切为了群众,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对普高学校来说,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的根本利益就是优质高效,为高等院校输送优质生源,为社会输送有文化的身心健康的合格的劳动力。但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学生的教育、吃喝拉撒、安全等利益,我们更要考虑广大教职工的利益。作为学校的主要领导,应始终把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作为领导干部,既要以身作则,清心寡欲,清正廉明,为教职工树立榜样,更要关心教师的工资、职称、荣誉、先进、福利收入、政治诉求等切身利益,这些切身利益就是民生、民情问题,关注民生民情,就要深入群众。
要深入群众,就要与群众同甘共苦,学校领导要兼主课,要兼
高考课,要与教师同时督班、同时吃住、同时下寝室,教学质量敢于与普通教师比高低,这样才能体会到教学工作的辛苦,制定的政策才会符合民情。关注民生、体察民情,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在日常工作中,教职工提出的合理问题,正是他们最切身的利益所在,学校要帮助解决。我们学校,每年都有一批教职工的孩子要到幼儿园、小学、初中学校入学,既要就近,又要优质,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帮助解决教职工子女入托、就学的困难;教职工生病住院,学校主要领导都要到医院去探望,重病大病的教职工出院后,在工作安排上给予照顾;只要教职工向组织反映,就尽力去调解家庭矛盾,帮助解决教职工家庭生活困难;为大龄和离异教职工牵线搭桥,为教职工生日送上贺卡和生日蛋糕进行祝贺,学校退休教职工102人,生老病死年年有,月月有,学校领导每年一次上门慰问不少,每年重阳节返校组织一次活动,退休教职工生病住院,学校领导亲临探望,退休教职工逝世了,学校组织开个追悼会,致个悼词,介绍一下生平和业绩,这些工作,人之常情,也是做给现在的活人看,因为每个人都会老、都会死。我们要把群众关心的“小事”当成大事来抓,自然而然就能受到群众的拥护。在有些人眼里看起来这些是小事,婆婆妈妈的事,对群众来说却是大事,关系到群众冷暖、疾苦。不因小事而不为,不因事小而不顾。把群众最关心的事,科学合理地办好、办实,才能赢得教职工对学校领导的信赖,才能赢得对干部作风的认同,也才能赢得群众对领导干部形象的认可。也正是在帮助群众解决这些最现实、最直接、最紧迫的问题上,来体现苦民之所苦、急民之所急,来体现以民为根、以人为本。
学校的一切工作要依靠群众,因为教职工尤其是学校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力军,是依靠的对象。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