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中时学习严重偏科,贻误了考大学的最佳时机而成终身憾事。参加工作以后,接触到的新事物越多,越感觉到自己的专业知识匮乏,甚至于感到将要被当今社会所淘汰。这种危机感越强烈,我的求学欲也越强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方教育试点”工作,使从未进大学校门的我看到了希望。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报名入学,成为千万电大学员中的一员。不学不知道,一学离不了,这种
学习方法非常适宜于在职学员的学习,不仅能够在学校面对老师直接听课,而且还能够在家里通过因特网学习和随时求教,甚至还可以通过电大在线BBS系统和异地的老师、同学们探讨问题、解释疑惑,学习效率大为提高。通过在电大的这几年学习,我深切地感受到我的理论知识水平在显著提高,还能及时的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为了扭转被动局面,渐渐地,自学已成为我目前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主要生活方式。
回顾这两年,感慨万千,我由衷地想说一句话:“谢谢您,电大,我的母校”。
谢谢大家!
篇三:优秀毕业生演讲稿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在这缕缕金色阳光、微微春风中,我们中专学子齐聚一堂,用自信谱写豪迈,用魅力抒发胸怀,更用智慧、理性、希望展现我们中专人的风采!
坐在这里,我感到很荣幸也非常激动.受杨建洪老师邀请参加今天的毕业指导会,首先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05届财会班学生,班主任是郑飞老师(现在09财二班主任),三年前的这个时候也坐在操场上听学姐学长们演讲,看着熟悉的一切,闻着熟悉的味道,恍如昨日。此时此刻,我心中依然在不断地鼓励自己。因为这一切实在太突然,现实中我离开这里已经三年了。第一次离开家人,踏入异乡充满了好奇,什么都觉得新鲜,都觉得好奇,我也在心里暗暗地许诺,我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我一定要与众不同。也许是这种自我陶醉的鼓励,在工作中也特别的努力。也许,就如人们常说的“三分钟热度”没过多久我也会对单调的生活和枯燥的工作有所不满,试着回想当初的选择是不是正确的,还好让我庆幸的是在我最迷茫的时候,得到了学姐的开导与鼓励,让我度过了最难熬的时光。
转眼之间踏入社会三年了,在这三年中学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我不敢说我下面所说的全部是对的,我想把我三年中的一点心得在这里与学弟学妹们一起分享。不管结果对大家有无用处,希望能给在坐的各位在走出校门后带来一点帮助。
我内心十分感谢班主任郑飞老师同招就科杨建洪老师,因为我的工作是他们安排的。当时也是这样,通过自己投简历的方式应聘岗位,开始就知道要去江西工作,可内心并不害怕去外地,因为老板是学姐(中专第一届工民建优秀毕业生),从事房地产开发公司,觉得特别亲切,有信任感,谈了各自的理想,之后就等消息去上班。记得07年5月18日背着沉重的行李,同隔壁班同学一起去了火车站,因为是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很多都不懂,是妈妈送我去的火车站,在候车室还说说笑笑的,等到了火车车厢后,泪珠就在眼里打转来,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感受到离别的痛苦,想着今后要一个人独立生活,觉得特别委屈,但最后我还是鼓足勇气继续前行。我觉得一个人最本质的东西就是独立性,要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到了那里,就先熟悉环境,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新环境新面孔,分配我在财务室同一个老会计一起,开始并不安排我做专业性比较强的事,就打打资料,泡泡茶,看看书,都是些小事情,很轻松,没有压力,也许是在考验我吧,这样熬到了第六个月终于接收了出纳的帐,一下子感觉责任很重,有压力感,不知是否是年龄所产生的代沟同老会计相处的很难,他是那样的苛刻,很受气,不像在学校里没人会说我们,在家里更视我为宝贝,但我只能忍下来,说实话好几次被弄哭,工作没自己想的那么轻松,在江西一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对我的帮助却很大,至少让我懂得生活的不容易尤其是出门在外。
09年5月份我回到了诸暨,如果说在江西是实习,那么在诸暨的时间就是真正的工作了。因为自己学的专业就是会计,坚持选择会计行业,认了师傅,接手了新公司的帐,大概是信任我吧,公司的整套资料,事情都叫我一个人办理,感觉自己胆子也蛮大,也能一一应付,虽然很苦但有种累并快乐着的感觉,很充实,跑国税、地税、银行,去外面办点事蛮难,得看人家脸色,由于自己的粗心经常忘记东西,总跑好几趟,最后总结出一点:想想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面对没碰到过的事,要有信心,要有一个好心态,要有上进心,做任何一件事都要用心去做,大家都是从不会到会的,都有一个过程,人都是在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慢慢成熟起来,出去办事,一定要先打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