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唱一首歌曲。《公民道德歌》 (请大家起立。 ) 谢谢大家,请坐。
下面,进入第三个环节:学模范。 一是看一部短片。 “最美教师”张丽莉:用柔弱的身躯谱写了一 曲教师英勇奉献的大爱之歌。 一起聆听一个我们身边道德模范的故事。周老师的故事。 有多少人像雷锋一样,那么富有爱心,那么真诚善良,像一颗 小小的螺丝钉,虽不起眼,但却必不可少。看看我们身边,就有这 样一位长者,她就是我们的周老师。 (讲周老师的故事。 )
下面,进入第四个环节:诵一段经典。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句 国学经典:第一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出自《论语》 ,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 以学习为快乐的人。这句话告诫我们:要自我力求进步,发愤图 强,努力求知,永不停息,就是奋发向上。 第二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 。 这句话也出自《论语》 ,意思是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 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 就对照改正自己的缺点。这也暗合了崇德向善的思想。 请大家跟我一起大声诵读一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下面,进行第五环节发善心。 什么是发善心?很多人认为帮助别人,祈福他人,放生等等就是发善心,并且认为 只要做了善行就一定能得到善果报.我个人理解这些只是发善心的外 在表现,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发善心. 发善心,应该是由内而发,量力而为,不求回报,不贪功德,无私奉 献的慈悲心.任何有贪念回报,贪念功德的善行都不是真正的发善心. 真正的发善心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真诚的帮助身边需要帮 助的人或小动物, 同时,对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一颗宽容自己,宽 容别人的心也是善心的体现. 只要做到内心的真善,所做的任何善行,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善心。
第六环节,送吉祥。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宝贵财富,是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的强大动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深化改革进入关 键性时期,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我们要立足本职工作,努力将奋 发向上、崇德向善的精神传递给学生,为身边的人送上奋发向上、 崇德向善的吉祥正能量! 希望大家每时每刻都保持着一颗“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道 德心。
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时代发展需要道德模范,社会进 步呼唤先进典型。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人人讲道德,处处学模 范。相信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精髓的中华儿女,一定会以奋发之心、崇德之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仁者无 敌。让我们的世界更加和谐美好! 本期道德讲堂到这里就结束了,衷心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祝大家身体健康,心情愉快!谢谢大家!
老沙湾镇中心学校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所讲的题目是《明礼知耻,崇德向善》。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民族乃礼仪之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美德世代传承。明五礼、知五耻对个人是品德修养;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是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具体体现,是维系社会正常生活和良好风气的丰厚滋养;上升到国家是兴旺发达的有力保障。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主要讲述的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杨时幼时聪明好学,人称神童,可他一生潜心攻读,因在一个问题上与学友的看法不一致,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就去找著名的程颐老师请教。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的在门外等候着先生醒来。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