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软件的许多地方不是很完善,与实际情况脱节,不能顺利衔接过渡,从而无法开具发票。车主们并不了解这其中的曲折,对我们开不出发票意见很大,由于权限所限,我们也束手无策,只好一遍又一遍的解释,希望获得车主们的理解。如果说,工作任务重加班加点累的只是身体,那么眼看着活干不了才真正让我们心力交瘁,焦头烂额。开始的时候,我象往常一样首先想到的是向局机关的二线职能科室反映情况,象综合业务一科、综合业务二科、发票所、信息中心、计划征收科等等。但由于新软件是省局统一开发的,他们无权处理,只能继续按照各自的分工向营口市局反映;市局同样也不敢擅自修改,仍然把问题反馈到省局;省局有关部门接到问题后,经常性的答复是:找新软件的开发公司解决。如此自上而下一层一层的折腾了一大圈,我只得到一个软件公司的电话号码。尽管现在的通讯技术相当发达,但如此多环节的传话筒还是大大的贻误了工作,而且,由于许多问题只有最基层的实际操作人员掌握具体情况,一层层传达很容易曲解本意,无法达到最佳目的。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质量效率,营口市局陈光局长十分重视此项工作,请示省局同意后,让我直接与软件公司联系,提出意见和建议,做好协调和配合工作,尽快修改和完善新软件的各项功能,争取早日步入正轨。得到了组织批准的“尚方宝剑”,我兴奋的同时更多的感到了巨大的压力。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些难题,让新软件如期上线呢?那段时间里,我日夜冥思苦想,认真抄录下原有的操作流程,仔细研究,观察细节,反复推敲,重新设计,回家都在草稿纸上勾勾画画,连涂带抹的,女儿都笑话我说:妈妈,你画的是什么啊,乱七八糟一大堆……由于软件公司在沈阳,征稽所窗口的电话不能打外线,而我们之间的的交流和切磋又必须边操作边进行,我只能用自己的手机一次次的挂长途,一个月下来,电话费花了好几百元。我根据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参考交通运输业务的特殊性,创造性的提出了增加“车牌照号码”索引等建议,受到了市局领导的充分肯定。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也由衷的称赞我提出的意见很关键,很重要,“相当专业”为他们改进软件提供了很多帮助。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反复的修改和尝试,我和软件公司通力合作,终于克服了运行新软件代开发票的难题,在全地区率先顺利上线,我也在工作中与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现在,其他兄弟单位的同行们遇到问题,就愿意直接找我咨询,他们戏称我是代开运输大票方面的“权威”。南楼分局的领导还亲自邀请我去现场指导和实地演示,我也在跟同行们的切磋和交流中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业务能力。现在,新征管软件的运行情况良好,原来审核、开具一张发票大约需要7-10分钟,现在,只要1-2分钟就能完成。大厅里秩序井然,不再闹哄哄乱糟糟,车主们不再烦躁抱怨、骂骂咧咧,我的心里也敞亮了许多,更加懂得了:做好窗口工作,不是简单的礼貌用语和热情服务,不是单纯的按部就班,照章办事,更要学会换位思考,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主动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任务,才是最佳的服务品牌。第三部分:坚持原则,忍辱负重,真诚坦荡的心打造和谐阳光服务窗口。窗口工作直接与纳税人打交道,最容易发生问题和矛盾。在征稽所工作的两年多,我尝遍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当初在征收科,我管集体户,老板和会计人员的纳税意识比较强,素质也相对较高,一般都能做到积极配合,工作起来轻车熟路、得心应手。来到征稽所后,我坐在大厅的开票窗口,从高高在上的管理人员一下子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服务人员,工作的对象不再是小心翼翼笑脸相迎的企业老板和会计,而是素质参差不齐的个体车主。这种悬殊的换位让我的心里充满了巨大了落差。记得我刚调过去不久,有一次,一位女车主来办理代开发票,但她无法出具前期有效的完税凭证。当我向她说明原因并要求她回去补充资料时,她漫不经心的说完税证洗衣服时不小心搓碎了,只有复印件。根据规定,复印件是不能作为代开发票的依据的。我耐心的向她解释,并建议她到局机关计划征收科去查询,或者请计划征收科出具有关证明。她嫌麻烦,说自己也不是第一次来开发票,我都认识她,应该了解她的信誉。我苦口婆心的对她说,这是市局的统一规定,任何人也不能特殊。见我没有松口通融的意思,她的态度变得强硬起来。用力拍着柜台,咚咚的锤打着隔离窗,开始破口大骂。言辞十分猛烈,庸俗恶毒,不堪入耳,精彩绝伦的表演立即引来周围车主们的目光。她大概觉得有人撑腰了,更加理直气壮,威胁我们说,要到局长那里举报我们故意刁难车主,不给开发票。我站在柜台里,看着她肆无忌惮的撒泼,周围是无数双关注的眼睛,幸灾乐祸者有之,煽风点火者有之,观望揣测者有之,就是没有人站出来说句公道话。莫大的痛苦、悲愤、耻辱、冤屈……一瞬间涌上来,无情的啃噬着我千疮百孔的心:自从到了征稽所,自己每天踩着太阳上班,顶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