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干平平的人经常成绩更大。金庸小说中的郭靖就是一个例子。郭靖浑厚质朴,但知道用功不辍,也掌控得住善恶界限,有这两条,就有了后来的郭大侠。像杨过这样飞扬跳脱、聪明外溢的,假如不是受尽挫折、性情大变,估计终究一定是泯然众人矣。
玩过一个电脑游戏《金庸群侠传》,游戏的情节是一个金庸迷忽然掉进了虚拟世界,他必须亲身经历江湖险凶,最后才能回到现实世界。游戏一开头,那个“小虾米”挠挠头说,我除“野球拳”,甚么武功也不会呀。这个“野球拳”,估计是台湾话里“瞎胡乱打”的意思。游戏中故意思的设计是,假如你选择练这个“野球拳”,练得最辛劳,而且攻击力很久也没法进步,但到了最高的第十级,这个“野球拳”的威力会超过“九阳真经”和“降龙十八掌”。这个小小的富有哲学意味的设计让我对这个小游戏一直念念不忘。
在现实世界的学术圈中,我所看到的也都是这样,聪明者未必最后胜出,知道坚持的才是最后的赢家。聪明人经常浅尝辄止,而且对聪明人来讲,***经常更多,他们在起跑的时候会把他人都甩在后面,但却经常是最早退出比赛的人。
比学问更复杂的是人生和社会。在社会中生存的最优法则是甚么?我相信,这些法则依然是那些最古老、最简单的道理。比如老实、勤劳、宽恕、合作。我把电影《阿甘正传》看做是一则寓言。阿甘的智商只有75,几近属于傻子。他最喜欢说的话是“我妈妈说……”阿甘的妈妈告知他碰到危险的时候要跑,跑得越快越好。阿甘就这样从越南战场上捡回一条命,还成了英雄。从凡人所理解的成功角度来看,阿甘是成功的。他有钱、受人尊敬、生活经历丰富多彩。固然当所有这些来到的时候,阿甘是浑然不觉的。阿甘的女朋友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她这一代人以为自己聪明到足以对抗社会、颠覆传统,她所做的一切都仿佛是在寻觅极真个边界:她被大学开除、上《***》杂志、跳***舞、流浪、吸毒、反战。但最后,她被碰得头破血流,静静地回到阿甘身边,又静静地逝往。阿甘和女友的这两条路再次证明:上帝从不难堪头脑简单的人。
成功的窍门必须符合两个条件:第一,它必须对每个人都适用。哪怕是像阿甘和郭靖这样头脑不太灵光的人,只要遵照某一规则,就可以终究成功,这才能算作好的窍门。第二,它必须是颠扑不灭的。朝代的变迁、岁月的流逝、制度的更迭,应当都不会对这些基本的规则带来颠覆性的冲击。
曾有一个著名的试验,邀请了很多学者,将每个人心目中最优的在竞争中制胜的规则写下来,并翻译成计算机程序,让计算机摹拟不同规则的竞争。终究胜出的规则是所谓的“针锋相对”。这一策略包括:假如他人不欺骗,自己永久不欺骗;假如他人欺骗,马上对欺骗者进行惩罚;假如欺骗者悔改,马上宽恕它,返回合作的轨道。这一策略之所以成功,一是由于它是仁慈的;二是由于它是简单的。被淘汰的很多规则是由于过于复杂。说谎就是一个复杂的规则,为了圆谎,你必须再撒新的谎,到最后谎言会变得非常复杂。
告知年轻人成功的秘诀在于勤奋和老实,很多自以为聪明的年轻人会瞪着狐疑的大眼睛:假如成功的秘诀这样轻易,那不是人人都能成功吗?因此,他们判定:成功的秘诀一定是一些更加诡秘的东西,比如厚黑学。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走这条路的人还非常非常之多,这就是为甚么成功的人会非常非常之少。阿甘的妈妈说得最出色的话就是:“只有做傻事的才是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