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是明天的建设者。我们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及时掌握科学技术。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就是闯荡未来信息时代最强有力的武器。因为正处于对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但又缺乏自制力的年龄,老师和家长总会给予我们正确的引导,我们时时处处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保护,所以,我们有信心不走歪路,会健健康康地成长。
二、网络有着其他事物所不可替代的优势:它可以打破时空界限,使信息流通更及时、便捷。面对网络这个五彩缤纷的空间,我们可以轻松自由地听名师讲座,可以身临其境地畅游奇妙太空,学习不再仅限于书本,我们也逐渐拥有了更高的科学素质。当然,我方也不否认网络存在弊端。因为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有利有弊,但如果我们更广泛接触到的是事物有利的一面,又怎能说是弊大于利呢?这就像吃鱼一样,有时会被鱼刺卡住,但我们就不吃鱼了吗?当然不会。因为鱼刺卡喉咙只是偶尔,如果小心,完全可以避免。上网也是一样;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也有信心地说: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谢谢!
接下来请反方四辩进行总结陈词。
反方四辩:各位同学,大家好。网络的好处不胜枚举,但它的危害更是举不胜举。上网时间太长对身体发育有影响,对学习影响更大,网上有太多的不良网站,还有游戏中的血腥场景和暴力手段,而我们青少年好奇心强、自我控制能力差、辨别是非能力低,很多同龄人沉迷网络虚拟时空,使本来应该刻苦学习的黄金时期荒废了。为达到上网目的,有的人逃学旷课,编瞎话;有的离家出走,还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由于沉迷网络而引发的悲剧时有发生。曾经有一位中学生玩游戏玩到走火入魔,后来他的母亲悲痛欲绝,最后自刎而死。当然,我们不是反对小学生上网,只是认为当前的网络环境还不太适合我们放心地上网。网上的一些糟粕像魔鬼一样侵蚀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迷失了方向。XX市XX区一非法营业的“蓝极速网吧”发生火灾,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两个男孩进网吧时被拒绝,两人恼羞成怒,一起来到他们认识的一个叫陈晓丽的女孩家商量要出气。6月15日晚7点,男孩在oq上说:“姐,我们去烧网吧了。”陈晓丽回了句:“小心点。”两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带着陈晓丽给的5块钱买的一升汽油,点燃了网吧门口的红地毯,结果,大火吞噬了25条年轻生命,半数以上是附近八大院校的在校生。两天后的下午,警察在家里找到陈晓丽时,她还没觉得事情与自己有关。警方以网吧聊天记录为证据,认定陈晓丽为团伙犯罪成员,因犯罪年龄是17岁,刑期12年。请大家听听她的忏悔,“我懊恼,如果能够早点认识到网络游戏的真实本质,我就不会踏上犯罪的道路,更不会有25条生命的逝去。我希望自己的亲身经历能够唤醒那些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的孩子们。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和血腥正是挑逗人类主宰欲望的诱惑,赌博、迷信等等的负面信息肆意传播,这些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发育和成长都产生最严重的影响,最终把我们推向了犯罪的道路”。多么发人深思的追悔。有个16岁的少年,将同学连砍3刀致死,问他时,他竟说:游戏中就是这样的,砍死了一会儿还能站起来!多么无知呀。血淋淋的事实更加坚定了我们的观点: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谢谢!
主持人:同学们,辩论已经进入尾声了,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双方虽然见解不同,但对于上网的态度其实是一致的。互联网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拒绝网络肯定是不对的,但网络上内容庞杂,有些内容不适合小学生,所以同学们要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文明上网,让网络为我们的成长服务。上网一定要熟记以下的上网规则:
一、明确每次上网的目的,如为了查找学习资料、发邮件、看新闻报道、娱乐等。
二、要控制自己使用网络的时间。要在完成作业后上网,最好是在时间比较宽松的周末上网。同时一次上网时间不要太久,以免影响学习和视力。
三、不得进入成人的聊天室。
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姓名、所在学校、电话、住址、照片以及爸爸妈妈的姓名、工作单位、手机号码。如果你已经给出这些信息,请一定让父母知道。不随便去见网友。不乱下载文件,不要随便打开一些莫名其妙的网页,不要随便接收qq和电子信箱上的附件。如果看到了不舒服、恶心或奇怪的图片或言语,不要再交谈下去,请马上下线。
五、与同学之间发邮件,应讲文明礼貌,不骂人,不进行人身攻击,不发不健康的图片和信息。
六、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切不可沉迷上网,不要把网游当作一种精神寄托。要经常与父母交流,让父母了解自己在网上的所见所闻。
七、要有网络道德。在公共场